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萌虎花灯亮起来

孩子们动手制作萌虎花灯,迎接元宵节。

本报记者 陈 敏 文/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喜迎元宵节,那我先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元’和‘宵’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宵’是夜晚的意思!”

“说的对!我们再想想‘元’代表什么呢?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常把一月称作什么?有谁知道?”

……

2月14日,农历正月十四。上午10时,记者来到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农牧场社区,“萌虎花灯送祝福 欢欢乐乐闹元宵”活动在社工与孩子们的问答互动中热热闹闹地拉开帷幕,孩子们一脸认真,仔细倾听着有关元宵节传统文化的知识。

“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相传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随着时代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银川市春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社工于娜通过一个个故事,向孩子们讲解着元宵节的起源、历史发展、风俗习惯。

“吃元宵、踩高跷、闹花灯是元宵节流传至今的习俗,今天我就带大家制作萌虎花灯好不好?”于娜的话音未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喊道:“好呀!好呀!”工作人员为20多个孩子发放了手工材料,在社工们的示范下,一双双小手忙碌起来,穿插灯架、粘贴灯布、安装挂绳和小电子灯……半个多小时后,一盏盏萌虎花灯亮了起来,孩子们高兴地提起花灯左摇摇、右看看,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由银川市春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与农牧场社区联合举办,也是西夏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内容之一,该项目于2021年5月到2022年4月在贺兰山西路街道、怀远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实施,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为辖区153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开展情绪疏导、监护指导、监护支持、社会融入、精神关爱等服务,促进儿童权利平等。

“作为一名专职社工,工作处在最基层,服务对象多为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例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在服务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服务能力,更要付出真情与爱心,最大限度帮助到他们。”于娜说。

--> 2022-02-15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2267.html 1 萌虎花灯亮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