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振星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办理了多张银行卡,一些使用率低的卡常被人们遗忘,慢慢进入“睡眠状态”,成为“睡眠卡”。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睡眠卡”暴露出的问题和风险,引起自治区政协委员关注。
“睡眠卡”潜藏账户风险
自治区政协委员曹智莉在《“睡眠账户”处置难题需关注》社情民意信息中反映,“睡眠账户”通常是指超过1年没有发生资金收付的个人结算账户,部分银行也称其为久悬户或长期不动户。存款人开立结算账户的资料或文件有的已经发生重大变更,甚至已经过期或作废,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一方面并不知情,另一方面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严重影响银行账户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若持卡人超过一定时限仍未销户,或银行机构不主动进行清理,则可能使“睡眠账户”沦为不法分子进行洗钱犯罪的工具。
对广大持卡人而言,及时管理“睡眠卡”非常重要。
工商银行宁夏分行王含宇介绍:“由于银行卡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持卡人不易发现卡片丢失等异常状态,银行和支付机构也因账户行为和交易数据缺失而难以对卡片丢失后的资金盗用交易进行精准的风险研判,容易产生监测预警盲区。”
如何查询“睡眠账户”
你名下有没有已经忘记的账户?这些账户是否安全?个人要清除这些“睡眠账户”,应该怎么做?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到清理“睡眠账户”的队伍中,注销银行账户已经非常便捷。
“查个人账户?您用最新的二代身份证在自助机上就能查询。”在工商银行营业大厅里,当记者咨询是否可以查询名下有几个账户时,大堂经理告诉记者。
在智能终端机上插入身份证后,再进行人脸识别,只用1分多钟的时间,就能查到名下所有账户,除了给出账户余额、可用余额等信息之外,还提供查账户详情、降级、查询协议等多个链接。“根据规定,一个人名下不能超过4个账户,银行做清理也是为了储户个人的账户安全。这些账户即便没有交易,银行暂时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如果您名下有需要清理的账户,在进行清理之前,银行会提前给您打电话沟通。”
在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网点,记者也都分别做了个人账户查询,只要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均可以在柜台或智能终端机上查询。在建设银行大厅里市民杨鹏也在查询“睡眠账户”,他意外发现一个十几年前开设的存折账户,“这是在灵武市建设银行开通的,2014年以后就没有过交易,这些年都是结息。”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到这个账户详细信息后,通过提供身份证,不到10分钟,该账户就被注销。
建立合理的“睡眠账户”退出机制
曹智莉建议,建立合理的“睡眠账户”退出机制,出台相关制度明确“睡眠账户”资金向正常账户迁移或逐步清零的规则,可以考虑通过提高“睡眠账户”管理费用的方式,从资金成本方面督促存款人合理安排和使用银行账户资源,逐步清理“睡眠账户”余额,从而实现账户的自动注销。
工商银行工作人员毛慧建议,持卡人应及时摸清个人账户“家底”,可去银行网点确认已办理的各类银行卡;对于还需继续使用的银行卡,在归并账户的同时,尽可能开通账户余额变动短信提醒功能,及时掌握账户资金变动情况,同时防止密码设置过于简单,降低账户盗刷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对于暂时闲置个人银行账户,应做好账户保管工作,不要买卖个人银行账户,切莫因小失大遭受金融监管惩戒,甚至触犯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