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2月8日,记者从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获悉,该局紧盯市场准入、准营、准出三个环节,持续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截至1月25日,银川市累计在册市场主体33933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9.76%;今年1月份,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281户,同比增长22.38%,实现2022年“开门红”。
1月份全区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750户,银川市占比48.61%;其中,新登记企业占比61.64%,个体工商户占比43.84%;兴庆区、金凤区新登市场主体继续领跑全市,占比69.83%。银川市新登市场中,第一产业54户,第二产业240户,第三产业2987户。其中新登市场主体前十名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1036户;交通运输、仓储业475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38户;住宿和餐饮业331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49户;居民服务业208户;建筑业151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7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2户;制造业75户;其他行业149户。
银川市全面推行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持续推动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为企业提供“集成性”“无纸化”“零见面”的办事体验,巩固企业开办压缩至3小时改革成果。1月份,全市通过一网通办系统办理登记的企业总数为1094户,网办率达94.15%。同时,不断优化企业开办专窗,根据申请人选择受理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和就业社保登记服务等所有开办事项。各相关业务审批部门人员全部转入后台,提高企业开办的综合服务能力。
“今年1月份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幅明显,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经济活动影响逐渐减弱,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商事制度改革的政策红利激发了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改革效应渐显。同时,随着一网通办、简易注销等简进易出的登记改革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热情。”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服务室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