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红霞
我区地处黄河中上游,气候干爽,日照充足,养殖用地资源充裕,是业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奶产业确立为九个重点产业之一,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迈进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多名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倾力打造宁夏奶产业
高质量发展集聚区
“建议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宁夏奶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自治区政协委员强海峰和吴灵达成共识,呼吁转变奶产业发展方式,坚持“粮经饲”并重,“种养加”并举,以推进实施种养结合、粮改饲模式等项目为抓手,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区。
强海峰委员谈到,近年来,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奶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强基地、优结构、增饲草、提质量、育龙头、延链条、促融合,致力打造“宁夏奶产业核心区”。但在奶产业高质量聚集区建设上仍然存在新建规模牧场没有种植饲草用地,可流转土地地块分散,不能达到集中连片效应,造成饲养成本高养殖效益低;污染处置滞后问题也较为突出,尤其生鲜乳生产、收购、加工涉及利益主体多、环节多,监管难度较大,无法适应市场需要;奶业执法机构经费、人员、设备紧张,使鲜奶及其制品质量难以得到安全有效的控制等问题。
强海峰委员建议,坚持奶产业一体化发展方向,培育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种植户、养殖户、乳企间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在金融支持、技术服务、风险共担等方面加大协作力度,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养殖户与种植户之间加大技术交流,不断提高饲草种植品质,形成稳定的购销合同。建立政府引导,乳品企业、奶农和行业协会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加强节本增效科技示范,对标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标准,全面推广营养调控、精准饲喂、高效繁殖和信息化管理等精细化、规范化节本增效技术,进一步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范围,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数字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产业突破自我瓶颈的助推器。自治区政协委员杨玉洲建议加快奶产业数字化建设,有效实现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进一步优化提升奶产业综合效益,为加快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区奶产业起步早,历经30多年发展历程,产业发展基础坚实,尽管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已经实现信息化管理,乳品企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生产,但产业数字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杨玉洲委员认为,要加快建设全区奶产业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和运输、乳制品加工企业等各环节信息纳入统一平台,实现全区奶产业大数据共享。加快推进全区奶产业数字化牧场建设,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牧场传统奶牛精准饲喂、疾病防疫监测、育种管理等各环节智慧化管理和数字化应用。通过数字化牧场建设,实现所有牧场都有“云管家”,所有奶牛都有“云数据”,每一头奶牛都有完整的健康信息数据库,让牧场管理更放心更安全,提振奶产业地区核心竞争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买晓燕也建议,在全区奶产业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耳标芯片技术精准定位每头奶牛,结合二维码、条形码扫描准确记录个体出生日期、体重变化、发情配种、繁殖周期、乳产量、饲料配比以及防疫的具体时间、药剂、计量,甚至疾病治疗的相关信息,实现大数据可视化自动分析及后台预警。依托数字化信息平台内,对全区的奶牛个体信息、遗传信息、繁殖能力、产奶量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优秀种畜精准遴选,并在大数据下实现实时数据监管、全程信息可追溯。
人工智能“云数据”协力打造一杯鲜活好奶
聚焦“良种”为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基
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天军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良种繁育和种养一体化发展上。他说,我区受困于奶牛核心种源自主培育和良种快速扩繁技术短板,从国外进口高产奶牛成为各牧场补栏扩能的主要方式,大部分牧场自繁自育所需的优质性控冻精等也依赖进口,随着全国各鲜奶主产区采购需求增加,国外高产奶牛供不应求,价格持续攀升,拉高了补栏成本,自繁自育效率不高。
王天军委员建议,全面提升良种繁育和标准化养殖水平,大力推广奶牛品种改良、高效繁殖、精准饲喂、性控冻精和信息化管理等技术,提高奶牛单产量。科学合理应用奶牛高效繁殖技术,缩短繁殖间隔,提高繁殖效率,增强自主繁育能力,从根本上破解牛源不足问题,降低补栏成本。积极开展规模牧场标准化示范创建,鼓励规模牧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改造升级圈舍设施,完善机械设备,提升集约化、自动化、现代化养殖水平。
“提升全产业链能力至关重要。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伊利乳业、蒙牛乳业等企业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加大高端乳制品研发力度,积极开发奶酪、奶油、黄油、酸乳、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高附加值乳制品,推动乳制品进一步向高端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王天军委员呼吁,加大对本土乳制品中小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力促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围绕产业链存在的短板、弱项,加大以商招商力度,支持帮助行业领军企业,扶持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