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蕾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明确指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赋予了宁夏新的时代重任。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宁夏,水资源严重短缺,该如何破解缺水困境?2021年,自治区政协将“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支撑宁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议题,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破解水资源不足难题,健全相关机制集思广益,寻求共识,提供决策参考。
协商拓空间:激发“超级智库”作用
2021年6月16日,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召开“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支撑宁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底数分析研讨会,邀请部分政协委员,自治区水利厅、工信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农业农村厅、统计局、地质局、气象局、水科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四个单元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和讨论,为破解宁夏缺水困境觅良方。会上,委员们认真聆听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就调研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研讨会达到了发现问题、找准方向、启迪思维的效果。
6月18日,自治区政协召开“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支撑宁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启动会。“开题以来,自治区政协组织委员,并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资深专家开了3次调研前期准备会、2次专家协商会,分析情况,明确任务。”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杜正彬说。随后,4位副主席带领调研组分赴四市和宁东基地,围绕“生态用水平衡机制”“农业节水增效机制”“城市和农村节水降损机制”“工业节水减排机制”展开调研。
9月26日至27日,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围绕“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支撑宁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议政。
“健全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联合研究机制,每年安排一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并邀请全国和当地权威水利科研机构和知名高校水利实验室承担科研课题,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建立综合生态监测机制。充分利用遥感卫星技术,全区范围内多建立地表、地下水生态监测点,对主要湖泊水体、沙地、沙漠、农田、草地、地下水位等生态环境动态变化长期开展监测评估,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撑。”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