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张洁:高墙里的灵魂塑造师

(紧接01版) 强忍不适坚持处理值班事务……作为临时党支部的生活委员,她与大家互相鼓励,默默克服身体、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做好后勤保障。

为了给受援单位警察减负,她与同去的几名监区长顶着巨大的监管压力,主动承担主班,创新特殊时期的监管、教育、文化改造方式,堵塞安全漏洞。团队凝聚力、团结协作的工作方法让援助工作迅速推进,充分展示了“宁夏力量”和“宁夏智慧”,得到受援单位的高度赞誉。

春风化雨铺就新生路

为了做好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工作,张洁常常像上足发条的钟表,不知疲倦地运行着。

在担任教育改造科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时,她自学制图软件配合专业公司设计完成女子监狱第一版内网、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专网。多年来,她坚持笔耕不辍,组织编辑《罪犯忏悔录》《法治足迹》《入监教育》《出监教育》等30多本狱内教材及书刊,配合中央电视台制作反映宁夏女子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忏悔录》7期。

2012年,一次家访的场景,让张洁终身难忘。女犯马某,因遭受家暴杀死丈夫引起婆家极度怨恨,拒绝马某与孩子相认,这成为马某服刑改造时最牵挂、最揪心的事。当张洁找到西吉县马某公婆家,看到一个脏乎乎的小女孩,坐在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怀里抱着叔叔家出生不久的婴儿。已经8岁的她还没有上学,看到张洁带去妈妈的视频时,小女孩的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不停地滚落下来,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仍响彻在张洁的耳畔。即使如此,积怨太深的爷爷还是拒绝让孩子与母亲相认。第一次家访以失败告终。之后的5年,张洁一次次家访,先后6次登门,联系公益组织定期捐助,终于帮助孩子顺利入学,孩子的爷爷也从最初的黑脸到后来的笑脸,终于同意孩子与马某相认。

此后,张洁跑遍全区14个市、县(区),行程近万公里,和各地相关部门签订社会帮教协议。针对亲情缺失的服刑人员,她在开展分析研判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会同媒体策划开展为未成年服刑人员“寻找妈妈”、为女性罪犯“寻亲”的大走访活动,足迹遍及宁夏各地和周边省区,让近200名罪犯找回久违的亲情,激发改造的积极性。

“我想见证她们新生后的美好生活,或许能成为她们走投无路时的柳暗花明,也能通过她们的反馈,调整教育改造工作的方式方法。”张洁说。

默默坚守好高墙内的安全

多年来,工作中的张洁注重积累,逐步建立起一张较为完善的帮扶网络。通过“大手拉小手”,累计帮助50多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走出困境;策划筹办女子监狱首届母亲节大型帮教活动,为监狱打造“点面结合、纵横相连”的全方位社会帮教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张洁调整到监区担任监区长。针对监区暴力类罪犯占比40%的押犯特点,她打造了兼具矛盾化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个别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花匠工作室”,教育罪犯学习非暴力沟通方式,用爱的语言交流,化解矛盾、疏导心理,逐步形成并完善了高墙版的“枫桥经验”。

张洁身边的很多人总会问:面对这样一群人,你们这么努力有用吗?“我深知教育改造好一名罪犯,不仅仅是挽救一个人,也是挽救一个家庭,更是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监狱人民警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和平年代的默默坚守,只有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劳、经得住考验,才能守护好高墙内的安全稳定,保障高墙外的岁月静好。当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走出人生低谷、重获新生时,发现这份救赎灵魂的工作充满挑战、意义重大。”张洁说。

--> 2021-12-3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0837.html 1 张洁:高墙里的灵魂塑造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