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加强联系指导 形成工作合力

——自治区政协开展市县(区)政协联系指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一室

近年来,自治区政协积极探索对市县(区)政协联系指导的方式方法,推动形成了三级政协上下联动、互通情况、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对市县(区)政协的联系指导是提升政协整体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上级政协对下级政协进行经常性的联系指导,是《政协章程》赋予的职责。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对市县政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政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选优配强政协领导班子,重点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政协组织接受同级党委领导、接受上级政协指导,是科学的制度设计。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也强调,要加强上级政协对下级政协的工作指导。自治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在联系和指导市县(区)政协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二、具体做法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以来,按照中央和全国政协部署要求,自治区政协认真履行对市县(区)政协工作的联系指导职责,推动市县(区)政协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一是建立了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市县(区)政协工作机制。明确9名副主席各联系3个市县(区)政协,实现对全区27个市县(区)政协工作联系指导全覆盖。二是每次常委会议期间邀请市县(区)政协主席参加。每次常委会小组讨论时安排一定时间,市县(区)政协主席单独分为一组讨论,自治区政协主席参加,座谈交流工作经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三是建立工作清单。对需要坚持的工作、推开的工作、创新的工作、借鉴的工作,自治区政协每年形成“四个清单”,印发市县(区)政协谋划工作时参考。四是建设全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由自治区政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了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市县(区)政协无偿使用,实现了纵向贯通区市县三级政协,横向联通党委和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实现了全区近5000名政协委员履职信息的数据整合、资源共享。五是积极开展三级联动调研、联动协商。区市县三级政协每年确定协商议题的时间都适当提前,并尽量集中到同一时间段,便于上下级之间充分协商沟通,共同选取一些重要议题作为联动的内容。2018年以来,已有5个协商议题开展了三级联动。六是统一组织开展学习活动。2018年,按照全国政协统一部署,在全区政协系统深入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确定5名党组成员分别指导一个市级政协。2020年,在全区政协系统深入开展了“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走深走实。召开全区市县(区)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做法,提出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65项举措。2020年,在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中卫市政协试点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在市县(区)政协全面推开。2021年,将党史学习教育扩大到全体政协委员,指导市县(区)政协同步开展,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开展学习讨论。七是对市县(区)政协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调研,推动解决。2019年市县机构改革中,建议和推动县级政协统一专委会设置和名称,增加了领导职数和编制,同时明确了自治区政协专委会与县级政协专委会对应指导关系。2020年6月,就市县(区)政协委员构成、界别设置、领导班子配备、工作机构及人员编制等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有关建议如“对政协委员数量偏少、与人大代表数量相差较大的市县(区),经本地党委研究后,可适当增加委员数量”写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中。八是着手准备市县(区)政协换届后培训工作。为帮助新一届市县(区)政协顺利完成交接和更加规范的开展工作,着手“政协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宣讲准备工作,确定了18个宣讲主题,自治区政协主席带头,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办公厅副主任和有关处室同志及专家共21人组成宣讲队伍,重点围绕“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政协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如何开好协商会议”“怎样当好一名政协委员”等专题,2021年集中完成讲稿和课件准备,2022年全面开展培训和宣讲。

三、工作成效

一是密切了各级政协的沟通联系。市县(区)政协专委会数量和名称统一设置后,明确了区市县三级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指导关系,各级政协专委会根据指导关系建立了微信群、会议交流制度等,随着三级政协委员联动调研、相关议题联合调研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口交流和联系沟通更顺畅,协商议题、调研课题等方面沟通更及时、更充分。各级政协组织间的互动更频繁、联系更紧密、关系更融洽,形成了上下联动、互通信息、共同协商的良好局面。

二是提升了市县(区)政协的履职能力。通过加强对市县(区)政协工作的联系指导,帮助市县(区)政协建立和完善了工作机制,破解定性模糊、职能模糊、责任模糊、工作方式模糊等问题,市县(区)政协“搭台”协商的能力明显提高,协商形式更加丰富,协商质量上了新台阶。

三是激发了市县(区)政协的创新活力。在自治区政协的带动下,五市政协也加强了对所辖县区政协的联系指导,激发了市县(区)政协创新活力。市县(区)政协顺应新时代对人民政协的新要求,积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搭建形式多样的协商平台,不断创新协商的方式方法,走进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使得协商民主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在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四、经验启示

一是充分认识市县(区)政协地位的重要性。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任何一级政协组织都不能缺位。市县(区)政协特别是县级政协,离人民群众更近,联系群众更密切,听取群众诉求更方便,既能够让政协协商与百姓“面对面”、与民意“零距离”,又可以为基层治理注入政协元素,推动基层群众由“张嘴发牢骚”向“理性求共识”的转变。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市县(区)政协地位的重要性,必须充分发挥市县(区)政协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对市县(区)政协的联系和指导。

二是机构设置上要相对统一上下贯通。由于市县(区)情况不一和一些历史原因,市县(区)政协在机构设置上特色明显但统一性不够。这种设置有利于本地区具体工作的开展,但缺乏政协上下级、同级间的交流互动,无法形成政协工作的整体合力。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机构设置统一有助于各级政协工作的贯通,有助于推动政协系统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有助于彰显人民政协制度整体效能。

三是要畅通上下联系联动的渠道。政协上下级部门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各级政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主体,造成现实中无论是上级政协对下级政协的指导,还是下级政协向上级政协的对接都不够畅通。自治区政协采取建立上下贯通的综合服务系统、开展覆盖区市县三级政协的联动调研等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实践证明,各级政协间只有畅通上下级联系联动渠道、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才能促进互学互鉴、才能促进共谋发展、才能促进共同提高。

四是加强对市县(区)政协的培训。市县(区)政协特别是县级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突出,每次换届后都是边学习边探索开展工作,等领导完全熟悉情况、委员完全进入状态往往一届过半。因此,抓住自治区政协换届与市县(区)政协换届的间隔期,加强对市县(区)政协的培训,通过政协理论和实践经验宣讲等方式传帮带,让他们尽快了解市县(区)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使市县(区)政协换届后能迅速凝心聚力开好局起好步,担负起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干出新样子。

加强对市县(区)政协工作的联系指导是一项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自治区政协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浅显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点成效。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市县(区)政协的联系指导,推动市县(区)政协提升“建”的质量,体现“专”的水平,突出“商”的特色,切实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 2021-12-08 ——自治区政协开展市县(区)政协联系指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0049.html 1 加强联系指导 形成工作合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