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刘三朵八宝茶:

百年传承丝路味 八味同盅满口香

刘晓虹向客人介绍宁夏八宝茶。

顾客在刘三朵八宝茶体验店选购八宝茶。

本报记者 束 蓉 文/图

清香的茶叶、晶莹的冰糖,辅以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8种原料,经滚水冲泡,散发出茶叶、干果的香甜,刮一下盖碗,轻啜入口即化为舌尖上的甜蜜味道。

八宝茶,是流传于西北的养生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宁夏八宝茶作为自治区民俗非遗项目,在传承人的推广下走遍大江南北,进入了千家万户。

宁夏八宝茶刻着丝路记忆

宁夏曾是“丝绸之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吴忠更是自古有“早饮一碗八宝茶”的说法。八宝茶,顾名思义由8种配料调制而成,汇集了华夏土地名特优产品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宁夏八宝茶。这些今天随处可见的食材,千百年前或从遥远西域传入中国,或在中原与边疆地区间互通有无,而多种美味融进一碗茶的这一过程也见证着丝绸之路上商贸流通的繁荣景象。

一碗浓香的八宝茶不仅是宁夏人招待贵宾的礼节,更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饮食符号,以吴忠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融入陕、甘、宁、蒙人们的生活中,融入文化基因中。

刘三朵五代传承盖碗情

在宁夏常听到一句话,吃一口肉香,喝一口茶美。这个茶,就是宁夏八宝茶。“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饮用时,左手拿托、右手拿盖。”在吴忠市利通区的刘三朵八宝茶体验店内,自治区非遗传承人刘晓虹告诉记者,饮用八宝茶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代表着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刘晓虹家族祖辈从清朝乾隆皇帝年间开始从事茶叶生意,家族特有的八宝茶配方从第一代刘义庆传至第二代刘洪、第三代刘锡凤、第四代刘国权,如今到第五代刘晓虹,历经了百年传承。

刘晓虹说,八宝茶在民间又叫“回家茶”,是宁夏风土人情的代表,回族提亲要带、远方贵客来了要沏一碗……“小时候的八宝茶很简陋,食材只有砖茶、红枣和白砂糖,但大人怕小孩偷吃,还是小心翼翼锁在柜子里,等有客上门才舍得拿出来。”

外地人一提起宁夏就想到枸杞,但却很少人知道八宝茶。刘晓虹说:“要做好八宝茶,就要重回故乡和历史的怀抱,不断向深处挖掘,让茶的味道保留丝路的痕迹,不断向宽处延展,让茶的滋味生长更新的面貌。”

刘晓虹介绍,作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项目,刘三朵八宝茶在传承家族祖传技艺配方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的研究课题报告,按照文化经济时代的要求和开发规律,从全新产业层面的文化创意层面创立了刘三朵八宝茶品牌。八宝茶中所选用的配料均为普通的天然食材,茶叶是上好的毛尖,采用中宁枸杞,红枣则要烤熟,桂圆也必须破洞,糖选手工蜂蜜冰糖,葡萄干的酸、糖的甜、茶的苦,几种味道柔和起来让八宝茶在口感、营养上别具特色。在包装上,刘三朵八宝茶打破机械化生产模式,还原纯手工八宝茶,产品全部采用传统方法配置。每一个包装袋里,茶叶、糖、枣都有固定的位置,搭配起来不仅具有美感,也方便冲泡放料。

老手艺焕发新时代生命力

吴忠市文化馆馆长吴灵介绍,近年来,八宝茶特色产品在推动吴忠旅游业发展,打造宁夏旅游特产市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刘晓虹传承家族祖传技艺配方,结合专家的研究课题报告,按照文化经济时代的要求和开发规律,研发出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全新产业层面的文化创意产品。根据自治区文旅厅统计,刘三朵八宝茶品牌创立以来,先后荣获了西部旅游营销大会“十佳旅游商品奖”、2017海峡两岸(宁夏)旅游商品展览暨“食尚宁夏”展销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最受欢迎的“十佳品牌奖”等。位于吴忠市的宁夏首家八宝茶文化体验馆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宁夏八宝茶历史文化及相关养生课题的窗口,还能观看茶艺表演,品尝地道的宁夏八宝茶,自己再DIY一碗属于自己味道的八宝茶。

近年来,刘晓虹将非遗技艺和妇女创业结合起来,在政府的扶持下一步一个脚印,将宁夏八宝茶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销往国内外,将宁夏的茶文化传播得更远。

如今,在团队的努力下,刘三朵八宝茶科研性推出升级版第二代八宝茶。产品以益母草、甘草、姜母、红枣、山楂、红糖为主要辅料,采用中医药水蜜丸的制作工艺,以茶叶为馅料,更大程度上的还原了食材的医药功效价值。让外界对宁夏传统八宝茶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将制作八宝茶这项传统手艺推向了新高度。

--> 2021-12-06 刘三朵八宝茶: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9787.html 1 百年传承丝路味 八味同盅满口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