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单 瑞) “目前,特殊教育仍是我区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残疾人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杨升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提案》。
作为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杨升表示,残疾少年儿童在接受良好教育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为此他建议,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遍增加早期康复学前班,如聋人语训等,鼓励各地整合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积极支持各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好高中部(班),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学生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支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特殊教育班等形式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规模,大力发展并办好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特殊教育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议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特殊教育职称系列,把特殊教育作为一个单独序列进行独立评审,在评优、评先中给予特殊教育政策倾斜。”杨升谈道,我区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中有80%以上的学生是农村学生,建议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评定职称时参照宁夏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实施办法中,关于在乡村学校任教一定年限符合评聘条件且业绩突出的乡村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职务)不受岗位职数的限制的条款执行,充分考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在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中,同意特教工作25年以上的教师直接参评副高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