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尹相梅提交《关于试点在有条件的县(市)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医养结合机构的提案》,建议在有条件的县(市)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医养结合机构,特别是服务能力较好的县(市)级公立中医医院,增加医疗服务的功能,鼓励医疗服务人才投入到养护队伍中,完善医保配套政策,使之与医疗机构服务职能和薪酬分配机制相适应,实现老年人的亚健康有人询、大病有人医、危病有人救的医养体系。近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就该提案进行答复。答复介绍,近年来,自治区卫健委积极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加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护理院、康复医院和各级综合医院为支撑,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有效衔接的医养康养结合服务网络,构建居家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全区现有医养结合机构23家,其中护理型床位6065张,有医务人员1027人;103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49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康复科。
“十四五”期间,我区医疗部门将整合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和残疾人康复资源,科学编制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在医疗卫生资源丰富的地市或有条件成熟的县(区)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医养结合机构,并纳入自治区《“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统筹实施。同时,建立多元筹措机制,全面梳理现行由财政支出安排的各类老年健康服务项目,将老年健康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加快以老年医学人才为支撑、医护人员为基础的老年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 (马 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