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内涵,人民政协要顺应时代要求,发挥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新内涵。
从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职能定位上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但在国家权力运行中发挥着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能量的聚力作用。人民政协不是作出决定的组织而是出谋划策的组织。人民政协不执政而参政议政,不作决定而出谋划策。人民政协不以协商主体自居而是搭建协商平台的工匠。协商不是和政协协商,而是在政协协商,是专门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搭建的重要平台。
从新时代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都能通过政协渠道参与国家治理。人民政协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民意的支持对国家治理、政策落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协商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取民意的过程,有了民意支持,协商成果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人民政协最能够有效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这也是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人民政协能够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协商民主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人民参与到党委和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通过民主协商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寻求共识、促进发展。
从新时代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去理解和把握。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是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是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知情明政是政协和政协委员有效履职的前提基础,充分的知情可以使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增进对中央大政方针和地方政策举措的理解和支持,为充分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沟通是有效协商的必然路径。有效协商是发挥作用的衡量标尺。人民政协在协商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都有比较通畅的报送渠道,要尽可能运用各种协商形式,创新协商方式方法,助推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推动解决党政所想、群众所盼的社会治理难题,彰显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本版文字由记者 张玉香 整理 图片 陈治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