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8°是红酒酿造的黄金纬度,是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宁夏贺兰山东麓正处在这个神奇的“紫色生命线”。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河灌溉便利,砂石土壤富含矿物质,这样独特环境下生长出的酿酒葡萄皮厚、糖分充足、单宁饱满,是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的宝地,被国际葡萄酒组织誉为“世界葡萄酒明星产区”。
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近年来,我区把葡萄和葡萄酒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力争2025年打造成千亿元级大产业。自治区政协发挥专门协商结构作用,积极聚智聚力,为我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短板建言献策,为宁夏葡萄酒走出国门、走进世界、走向未来献计出力,让葡萄酒这张“紫色名片”成为亮丽风景、中国骄傲。
政协提案持续建言助力
当前,宁夏的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一张“紫色名片”,但还存在种植品种分散且未形成规模、优质酿酒葡萄苗木选育滞后、专业化技术人员紧缺等问题,制约了葡萄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助力解决制约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十一届自治区政协以来,我区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及工商联积极为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自治区政协委员杨兴国提交《关于进一步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 打造葡萄酒产业高地的提案》,针对酒庄建设门槛低、科技支撑不足、产业监管存在盲区等现状,呼吁建立葡萄产业联动发展区,加快实施产区品牌创优战略,扩大贺兰山东麓品牌影响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质量监管与流通追溯体系,(下转02版)
本报记者 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