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我区煤基固废资源化及污染土壤生态治理技术取得良好进展

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8月31日,记者获悉,针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粉煤灰、气化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大量堆置、资源化利用率低、污染环境、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我区开展煤基固废用于沙化、盐碱化、损毁土壤和污染场地生态治理的技术研究,并针对煤基固废生态修复材料、土壤调理剂、复合营养基质进行研发,通过技术与产品的集成,提出了煤基固废用于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和创新煤基固废利用方式。

2018年以来,宁夏大学与厦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合作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宗煤基固废用于生态治理成套技术》和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宁东能源化工场地固废利用及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以来,绘制了煤基固废场地污染地理和空间图集1套,研发了5种煤基固废用于生态治理调理剂,筛选出苜蓿、黑麦草、沙打旺等5种场地原位修复品种,形成了治理沙化、盐碱化和损毁土壤技术模式4个,全面突破煤电化固废资源化关键技术瓶颈,使煤基固废掺量达到50%以上。在宁东等地建立了鸳鸯湖、梅花井、盐池工业园、内蒙古塔尔湖等生态治理基地5个,面积1400多亩,共资源化利用煤基固废10万多吨,建立技术体系1套,植被成活率达85%以上,项目推广应用和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项目的实施,利用煤化工产业固体废弃物,开发出可用于沙漠化土壤生态治理的低成本高效营养基质、多功能土壤调理剂及新型肥料,推动了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降低了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对我区水资源的影响,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双重效益;项目提出的固废资源化产品安全施用技术模式、污染场地生态修复治理技术模式、固废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治理技术体系及固废资源化用于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等4项,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洁净生产、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引领西北能源“金三角”能源安全和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 2021-09-02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6513.html 1 我区煤基固废资源化及污染土壤生态治理技术取得良好进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