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在田间地头谱写坚强人生

(上接01版)

受伤病影响,高国强行走在田间地头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在盐池县南部干旱缺雨的原红井子乡,他带领团队从春到秋开展科研工作,平均每天在试验田里步行往返5000米以上。期间,他对冬小麦、马铃薯、豌豆等作物的高效栽培数学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节水效果应用达30万亩

种温棚需要水,为了用好附近哈巴湖极其有限的地表径流池塘水,高国强首次提出和设计了温室和大棚的复合模式,土地利用率由55.6%提高到80%,达到了节水节地的目的。高国强还帮助农户引进优质西红柿品种,指导农户自己育苗,初步实现了温室、大棚的本土化,显著降低了成本。经他总结形成的旱作高效节水技术模式推广应用达30万亩以上。如今,盐池县节水滴灌在全区、甚至西北地区都得到了推广。

在种植上,高国强借鉴国内外高效开发利用沼渣的经验,指导农户施有机肥,生产出的官滩黄瓜极受市场欢迎,每公斤高出其他品种0.3元。他说:“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不能把市场风险留给农民,我能收获农民的信任,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让科技发挥更大作用

2003年,高国强积极申请加入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随后,高国强来到盐池县王乐井乡官滩村,开始了科技特派员生涯。该村村民马国文说:“有高老师在这,我们就有主心骨了。”经过不懈努力,高国强创造了多项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农业科技推广典型案例,先后带动1500余名贫困农户稳定增收减贫。

在盐池县高沙窝镇,高国强在“大路菜”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以超常的耐心说服农户规模种植适合远销的以色列R-144西红柿,形成了声名远扬的高沙窝镇西红柿基地。高国强说:“作为科技特派员,我们要多替农民想,在讲技术前,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能够保证品质,这是最重要的。关于市场销售的信息,我们要有超前的指导、预测,帮助他们搞清楚,生产的优质品种,能够卖一个好价钱,让农民有好收入。”

近年来,高国强还致力通过“二次沉淀”实现黄河水重力滴灌的研究和推广,化解了黄河水滴灌泥沙过滤难题;推广旱地秋覆膜种植冬小麦技术,提高了旱地单产;主持编写了大量农业规划和重大项目,为盐池县确定农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素材。

在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的道路上,高国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一切为了人民的忠诚誓言。

--> 2021-08-19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6522.html 1 在田间地头谱写坚强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