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文/图
位于吴忠市青铜峡市的金山集邮文化博物馆(下称文化博物馆)不仅是我国首家公益性乡村集邮文化博物馆,更是青铜峡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青铜峡市红色教育基地,是青铜峡市级振兴乡村文化产业的重点工程。
8月8日,该馆创始人郭金山介绍,文化博物馆自去年8月开馆以来,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接待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180余家单位,近万人来馆内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金山集邮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已形成五区一馆十厅一局的格局。五区为:主题区、文化广场区、文化墙区、博物馆石碑区、花卉区。十厅为:序厅、邮票展厅、邮品展厅、珍邮展厅、邮集展厅、文献展厅、红色展厅、特色展厅、书法影像展厅、讲座厅。一局为:农民邮局。厅内采用混合展示的方式,既有邮集展示又有邮品展示;既有港澳台邮票展示又有外国邮票展示;既有集邮摄影展示又有邮诗书法展示;既有墙体展框展示又有多种镜框展柜展示。
藏馆中可谓宝藏多多,仅参加过世界邮展、全国邮展、区、市邮展等的获奖邮集作品就多达60部、10大类、240多框、3840多片。其中的“红色展厅”区不仅刻画了红军会师宁夏、六盘山大捷等具有深刻时代意义的革命历史,更吹响了以黄河为主题的新时代美丽宁夏建设号角。馆内根据历史演变展示了清代、民国到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以及邮资封片和外国早期史前封、样张、变体封等8万多枚珍贵邮品,邮书邮刊5000多册;历年邮报1万多份;邮戳和邮政工具100件。还有杨利民、刘正谦、吴善璋、郑歌平等著名书法家的邮诗书法作品500多幅以及伟人风采、民俗文化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作品500多件。
郭金山表示,创建金山集邮文化博物馆的初衷不仅在此,还旨在研究集邮历史、挖掘集邮文化、弘扬集邮精神、展示集邮风采、彰显集邮先进、树立集邮榜样、启迪集邮后人、不忘集邮初心、牢记集邮使命为目的。以此提升全国乡村创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成为聚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对外文化交流基地、青少年集邮文化示范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旅游场所。努力使之成为了解邮文化事业成就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成为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宣传教育、启迪后人于一体的大众化、专业化、现代化全国乡村集邮文化博物馆。希望能走出一条顺应人民意愿、符合时代潮流、体现当今特色、推动社会进步的集邮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