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我们要运动,不要损伤!

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正在进行,运动健儿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也点燃了许多百姓的运动热情。但是,运动还需适时、适量、适度,否则将会出现不必要的损伤。最近的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因健身不当造成运动损伤的患者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

专家支招如何避免运动损伤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李卫平教授介绍,因运动后身体不适就诊的“健身达人”日渐增多,患者中不乏存在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撕裂、软骨损伤、跟腱断裂等严重问题。他提醒广大市民,开展体育锻炼要做好安全防护,尤其要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不容忽视,内因和外因均需防范

李卫平介绍,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损伤。举例来说,长跑爱好者中高发的髌腱炎就属于慢性肌腱损伤;喜爱爬山的人中很多好发髌股软骨软化症;足球、篮球运动员遭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大多属于急性韧带损伤。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急性和慢性运动损伤存在一定关联,如慢性跟腱病导致肌腱急性断裂等。

“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李卫平说,“外因包括运动时缺乏保护;场地、器材及锻炼设施不合规范;运动负荷安排不当,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动作粗野、恶意犯规和暴力冲撞;运动内容不科学,竞赛工作组织不当。内因则包括热身准备不充分,甚至没有热身准备;思想上准备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松懈大意或过分紧张;身体素质差,或机能状态不佳;训练水平不足,技术水平低,动作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简单如起跳落地,错误的动作或姿势往往会带来关节损伤。”

●专家提醒:预防运动损伤要这样做

普通体育爱好者应该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呢?李卫平提醒,预防运动损伤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素质、运动特点及运动强度的运动。

2.增强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

3.做好热身和整理活动。热身能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以适应剧烈运动的要求,减少或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4.进行赛前热身训练,规范技术动作,调整运动负荷。技术动作不规范往往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而大负荷的运动量又是造成软组织和骨骼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5.加强自我保护,特别要提高人体重要部位的保护(如佩戴头盔保护头部、运动支具保护关节等)。

6.遵守运动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训练中要关注身体状况,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谨防运动过度。

康复科专家:运动前充分热身很重要

最近因运动损伤来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西关正骨医院)的情况并不少见。该院康复科主任张建平提醒大众,科学运动可以预防受伤,其中,运动前充分热身很重要。

●休息日“集中性”运动,易导致运动损伤

不少运动爱好者会选择周末或者节假日的休息日进行大强度锻炼。比如来一场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比赛。“科室里这段时间就接诊了不少因运动受损而来做康复的患者。”张建平说,“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在休息日进行时间长、运动量大、热身不够充分的比赛,极易发生肌肉拉伤,甚至跟腱断裂。”

跟腱断裂、肩袖裂伤、肌肉拉伤等是最近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前几天,有一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因举铁后出现了持续的肩关节的疼痛前来就诊,诊断结果是肩袖裂伤。正常运动一般不会引起损伤,损伤主要是反复过多地运动和直接撞击等所致。”张建平说,“健身房里像举铁、吊单杠、引体向上等,是很容易造成肩关节运动损伤的,所以需在教练指导下谨慎操作。”

●科学运动防受伤,充分热身很重要

运动前充分热身,不能忽视。有效的热身运动可很大程度地避免身体受损,建议运动前可进行各种伸展关节的动作,拉松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以增加关节活动的灵活度。

张建平称,很久没有参加锻炼的人,刚开始恢复运动时,应降低运动强度,缩短运动时长。准备与朋友打比赛的人,可提前练习该运动的基本动作要领,让身体恢复肌肉记忆后,再慢慢加大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此外,运动后注意休息。要均衡营养,合理安排膳食。平日膳食中应摄入足够的水分、电解质、蛋白质等,满足生理和活动的需要,切忌为了减脂减肥而进行空腹运动。 (据《羊城晚报》)

--> 2021-08-0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5290.html 1 我们要运动,不要损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