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传承红色基因,深挖精神“富矿”。6月29日,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的委员们来到盐池革命纪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走进盐池县税务局红色教育基地,认真聆听讲解,从盐池县老一辈税务工作者的艰辛和曲折历程中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百年风云激荡,既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史诗,也是一首豪情壮志的赞歌。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自觉把党的光辉历程宣讲好成为大家的共识。
自治区政协委员罗成虎立足本职,以“从党的百年光辉史中汲取政治营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题,为中卫市政协机关党员干部,住中卫自治区政协党员委员、住沙坡头区中卫市政协党员委员讲专题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政协委员以史为镜,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补足“精神之钙”。
……
一场场精彩的党课犹如一粒粒“红色种子”植入党员干部群众心间。委员们在学党史、讲党课中积极吸收治国理政之道,感悟思想伟力,启迪当下,开拓新局。
难在履职实践 拓展学史成果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广大政协委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动力、履职尽责的本领,在人民政协事业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农工党、教育、共青团……政协委员由界别产生。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自治区政协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召开“界别群众关注问题恳谈会”,动员界别委员加强与界别群众联系,激发界别工作活跃度,拓宽界别委员履职渠道。
踊跃参会,积极发言。恳谈会上,委员们就青年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学区房价、电视节目过度娱乐等问题讨论交流,建言献策。委员们既要做界别群众代言人,还要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深入一线摸实情、研实招,用好提案、调查研究、大会发言等履职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现实诉求,协调化解矛盾问题,凝聚民心民智。
“年轻人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的‘预约挂号’‘扫码缴费’,对老年人来说却成了就医的‘门坎’、看病的负担……”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自治区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道月泓带领专委会人员深入社区、百姓之中,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当听到“数字鸿沟”给老年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时,她立即组织、调研、撰写《数字化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人文关怀》社情民意信息。
近日,银川市某幼儿园虐童事件触发了公众的愤怒情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自治区政协常委、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杨淑丽深入思考、调研,提交《对虐童行为必须“惩防并举”》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强化监管力量和手段,将托育机构和幼儿园的视频监控与监管部门联网,实现无缝对接,允许家长不定期查看监控;加快推进教师信用体系建设,不仅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幼儿园教师也应一并纳入平台,对虐童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注重天然气安全隐患问题》《加强电子烟销售监管的建议》《制定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动助力车管理条例”的建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一件件社情民意信息凝结着委员认真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助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的心力与智慧。
6月7日至11日,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的委员就“以四大提升行动为载体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赴西吉县、青铜峡市开展调研。走村入户,细听民声,在与百姓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中,委员们既调研实际情况,又宣传政策措施,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在解民忧、聚民智、惠民生中践行初心使命,汇聚正能量。
“没想到你们还惦记着我们,这么远来看望我们。”7月9日,自治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专职副主委相卫国带队,为隆德县沙塘镇社会福利院送去了价值5万元厨房电器和老人生活用品,用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慎终如始,善作善成,持续掀起热潮。政协委员学中共党史,就是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学习中坚定初心、践行使命,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努力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为建设美丽新宁夏汇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