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贺兰砚取材于宁夏贺兰石,2011年贺兰砚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贺兰砚荣获“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殊荣。作为地方独具特色的美术工艺品,贺兰砚已经成为宁夏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保护、挖掘、传承好贺兰砚文化,对创新发展我区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发现,我区贺兰砚产业还存在人才培养面临断代、制作成本大幅上涨、产业化程度较低、品牌意识尚未形成的问题。
建议重视保护和扶持贺兰砚非遗技艺传承,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加大贺兰砚专门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优秀技艺传承人与具备相应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砚台雕刻专业,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系统地培养专门人才,形成一定的人才储备;全面提升贺兰砚从业人员的文学素质和美学素质,定期举行贺兰砚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制作技艺大赛,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开展雕刻技艺和文化素养提升培训,培养行业高端艺术人才。保护贺兰石原材料与扶持贺兰砚产业发展并举,制定贺兰石矿保护和合理开采利用规划,核定每年开采的数量,由专业队伍进行科学开采,既保证原材料需求不断流又防止滥采与浪费;加大对贺兰石矿保护执法的力度,坚决打击非法盗采、破坏贺兰石资源的行为,制止掠夺性开采,更好保护贺兰石矿产资源;建立贺兰砚原石拍卖制度,体现其稀有性和高价值,所得收入作为保护贺兰石资源的经费。积极推进贺兰砚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贺兰砚体验式消费引入景区,加强引导,降低租金等成本,放宽经营方式;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旅游景区提供交流平台,举办旅游品设计大赛,鼓励引导技艺传承人做出精品,引进文创公司做好贺兰砚文创产品的开发,放大产业文化名片效应;建设贺兰砚博物馆,集中展示贺兰砚发展史、优秀作品、雕刻工艺、生产研发技艺体验等,全方位提升贺兰砚文化品牌;探索开发贺兰砚网上数字博物馆,使更多人群了解贺兰砚、喜欢贺兰砚。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