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茜
投身宁夏建设50余年,潜心稀有金属钽铌铍冶炼与加工技术研究,解决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突破钽铍稀有金属产业国际垄断的行业引领者。
作为我国钽铌高技术产品技术提升方面的学科带头人,自主研发四代钽粉铍新型工艺技术,他先后主持开发了多项钽铌铍金属的深加工产品,钽金属技术产品赢得世界三强的地位。
他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
赤子情怀 扎根贺兰山下艰苦奋斗
1969年,何季麟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积极响应国家“到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号召,主动申请来到贺兰山下的钽铌铍冶炼加工厂。在黄沙肆虐的贺兰山下,他潜心于稀有金属钽铌铍的冶炼与加工技术研究,实现了国家钽铌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
“我们受的教育就是听党的话,觉得到艰苦的地方去就是为祖国作贡献!”谈及当时来宁夏的选择时,何季麟说。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军转民”政策的实施,企业面临着军工任务、经费锐减和订单萎缩的残酷现实,陷入生死存亡的边缘。
1984年,何季麟临危受命,担任主管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副厂长。为摆脱为军工服务的单一性和依赖性,不断组织研发钽铌深加工产品,(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