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果子成熟季节,漫山遍野的山杏、扁桃等果实类经济林都会引得外地客到彭阳观光游览,品尝美味,昔日不起眼的彭阳红梅杏,正成为带动百姓奔小康的“致富果”,正常年份经济林产值达2.5亿元。
“我在村里以每亩130元的价钱流转来500亩土地,种了450亩红梅杏和50亩李子,一年下来能收入50万元。近百村民来此打工,每年工资支出30余万元。”彭阳县城阳乡城阳村农民韩占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走进果林,记者看到满树的红梅杏让人垂涎欲滴。韩占良说,红梅杏今年长势不错,能卖个好价钱。
生态治理为旅游发展夯实了底色。彭阳县将流域治理与结构调整、国土绿化、环境治理、生态经济及全域旅游建设有机结合,打造金鸡坪“五彩”梯田公园,推行“绿色 旅游”发展模式,激活了生态红利。彭阳县依托50多万亩杏花,打造出了“山花节”“梯田节”两大生态旅游品牌,正在探索以生态游、花海游、田园风光游和观光农业游为主的全域旅游。
茹河是彭阳县流域水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1497平方公里,涉及王洼镇、交岔乡、草庙乡、孟塬乡等7个乡镇89个行政村,滋养着17.23万人。2016年8月,彭阳县启动实施美丽茹河治理项目,投资近4亿元保护茹河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通过截污纳管、控制面源、生态修复、五水共治等综合治理,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茹河出境沟圈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如今,河道两岸绿荫葱葱,花草树木修剪成各种造型,健身器材沿步行道安装,成为当地居民休憩、健身、娱乐场所。
茹河治理仅仅是彭阳县水土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彭阳县治理小流域134条178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76.3%,降雨量增加到756.9毫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以上。2019年,彭阳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补齐农业短板,夯实农业基础,巩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全县的基本农田由建县初的3.8万亩增加到现在的92.3万亩,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粮食总产量由建县初的4000万公斤增加到2.17亿公斤,增长了5.4倍。
盛夏行走在彭阳县城,街道干净如洗,茹河碧波荡漾,沿岸绿树葱郁,公园内、绿化带里五颜六色鲜花盛开,一排排白杨树笔直挺立。38年来,彭阳县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巨变,生态建设和脱贫富民互促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