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博物馆蕴藏着民族文化基因,是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重要阵地。我区各类博物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
建 议
建立中小学定期参观博物馆机制。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参观1座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资源让教科书里的文章“活起来”,将课本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从讲台上搬到博物馆里。学校针对博物馆参观开展专门知识教育培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内容,对每次参观博物馆前、中、后各个阶段进行专门辅导,教育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真正融入参观学习过程的第二课堂。
开展博物馆进课堂活动。推动博物馆“牵手”青少年教育,加强文博、教育主管部门的联动,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增设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项目,如体验类或者实践类展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研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数字博物馆”项目,如视频短片、互动设计、博物馆网站青少年版、App等。
开展中小学生参加博物馆志愿者活动。鼓励青少年参与博物馆事业建设,在有条件的学校给予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做博物馆志愿者的机会,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义务讲解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