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中共宁夏党史概述(七)

邢万莹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宁夏跟全国一样,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遭到了严重破坏。

1967年1月27日,自治区党委被群众“造反”组织非法夺权,成立了“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行使各种权力。1967年12月,成立了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康健民为组长。1968年4月,成立了以康健民为主任的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下设政治部、生产指挥部、保卫部、办公室(即三部一室),党的工作由政治部负责。1970年3月,成立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康健民任组长。1971年8月,恢复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康健民任第一书记。1973年7月11日,自治区革委会政治部撤销,自治区党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四个工作机构,直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

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但我们党终于取得了胜利。党、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整个国家来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资,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等。宁夏亦同样,广大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宗教界人士等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迫害,但绝大多数都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始终没有动摇热爱祖国和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念。在经济建设方面,一批新企业建成投产,还迁来一批工厂,特别是煤炭、水利、电力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区粮食、油料作物丰收,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10- )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这样几个历史过程:

1976年10月至1978年底,各方面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改变宁夏的社会环境,使之走上有序发展的轨道,1977年1月,中央任命霍士廉为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78年4月兼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迫害的忠于党的事业的老同志陆续被“解放”,并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新的自治区党委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对“四人帮”的罪行进行了彻底批判,平反纠正冤假错案,并落实了政策;提出了工农业和科技事业发展计划,学习先进,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这一时期,在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凡是”的束缚,全区工业呈现出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从1979年1月到1982年10月,全区工作全面进入了拨乱反正。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从而开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自治区党委于1979年1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了工作重点转移的贯彻措施。会议还分析了“文革”前17年宁夏的工作,正确处理了“文革”中自治区几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1979年2月,中央任命李学智为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区党委首先抓了党的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分批分期培训。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为中心内容,对广大党员进行了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知识、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使全区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 2021-06-07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3094.html 1 中共宁夏党史概述(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