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 瑞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中小学校围绕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组织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等工作开展情况,根据自治区政协2021年度协商计划安排,3月下旬,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及专家学者,赴银川、石嘴山、固原三市围绕“提升创新素养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6月4日,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大家就协商报告(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达到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效果。
做足“功课”方能有的放矢
按照“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规则要求,3月19日,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召开培训会,邀请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岳维鹏和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王剑平分别就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进展情况、自治区推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助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等工作向委员们一边介绍、一边辅导。据了解,我区通过实施10大行动,采取30项措施,全力推进示范省(区)建设,目前,已比全国提前2年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发展目标。
“学习辅导非常有必要,能够让我们了解有关情况、掌握相关知识,做到有的放矢。”
“只有做足功课,才能使调研有价值、有意义、有成效。”
……
培训结束后,委员们一致认为,学习让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更准。
“为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次调研过程中不再召开集中座谈会,而是采取委员两人一组,分别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分组分类进行小范围访谈。调研前我们已与委员提前沟通,让大家就自己想了解的方面设置问题做好准备。”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嵩表示,这样的尝试是为了能让每位委员奔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打下坚实基础。
“微“访谈让问题更细更实
“我们运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教学课堂上让孩子们通过学、说、展、评、练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设置乐高、手工编织、美术创意等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3月22日,调研组来到固原市隆德县张程乡中心小学,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观摩了该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的“1+5+X”教学模式。
“在校平均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是多少?”“学生感兴趣吗,效果怎么样?”“家长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了解多少,有什么疑惑吗?”……几天里,调研组分别走进隆德县张程中心小学、石嘴山第十一五中学、银川市金凤区实验小学等8所中小学,通过实地查看和小范围访谈等形式,围绕学校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情况,信息技术应用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
3月23日,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回民中学一间教室里,委员与学生进行了一场访谈交流。
“课堂教学利用信息化技术让我们更直观、更准确、更便捷地汲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但我更觉得,信息化技术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代替学习的全部,所以也要合理的应用。”初一学生于锐自信阳光的模样吸引着调研组每位成员。
“小姑娘有思想,真厉害。”自治区政协委员高玉琢连连赞叹。
据了解,此次调研过程中,政协委员两人一组的小范围访谈共计开展了30余次,受到了一致好评。
“每到一处,我们都有时间就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与访谈对象深入探讨,这样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慢慢梳理出来。”自治区政协委员杨丽说。
3月24日,调研组一行召开碰头座谈会。委员们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大家发现,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及创新素养水平。部分家长对创新素养理念和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认可度不高,导致课后拓展受到一定影响。信息技术授课的“度”难以很好把握,对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存在着一定影响。
聚焦问题精准发力解难题
6月4日,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10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学校代表从多方面建言资政。
“我区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已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自治区政协委员遇旻分别用队伍建设越来越好、学生创新素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好、技术应用层面的提升越来越好、调研的形式越来越好,总结参加此次调研的最大感受。
遇旻说,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笑得那么开心,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就跟朋友一样。信息技术在每个学校都整校推进,校长们都变身为了“首席信息官”。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成为影响各地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建议在各学校现有教师基础上,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