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着力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把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为时代使命,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路子,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产业生态化水平不高,倚重倚能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足,生态产品不多、市场价值不高等。
建议坚持产业生态化路径,提升产业绿色发展“上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减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企业;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再造传统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对已经有技术、有市场、有基础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固废综合利用,实施工业废渣等综合利用项目,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示范企业。
建议科学定位生态产业化切口,释放良好生态环境“红利”,出台社会资本准入、税收、金融、土地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和农民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统筹各区域农牧林渔优势资源和综合条件,重点打造葡萄酒、畜禽养殖、枸杞等优势产业。加快促进休闲旅游、饮食民俗、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鼓励发展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功能复合型农业;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治政策,对实践成熟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予以立法;明确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责关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组建统一行使所有权的机构,实现自然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配置;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