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蔺 津) 6月1日,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了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来看,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
全区5个地级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1%,比2019年下降2.8个百分点。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空气质量由好到差依次为固原市、中卫市、吴忠市、宁东基地、银川市、石嘴山市。
全区地表水水质37个监测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24个、Ⅳ类8个、劣Ⅴ类5个;15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3.3%,达到国家73.3%的考核目标。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为优,监测的6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9条黄河支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7个沿黄重要湖库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11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的比例为81.8%,22条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区监测的84个基础点位无机及有机污染物均未超标。
今年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重点聚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水环境质量、防控土壤污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及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这五项重点任务。
将全力应对重污染天气,坚持会商研判、督查检查、联防联控,实施差异化应急减排措施,努力把重污染天气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持续推进工业无组织排放污染综合治理、“散乱污”企业治理、清洁取暖改造、臭氧治理等专项行动,积极应对沙尘暴天气。
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69亿元,重点支持五市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启动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等行动,确保全区水环境质量逐步稳定改善。
争取中央资金2222万元支持五市,全面提升我区土壤污染防治能力。
坚持治污与降碳协同推进,组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摸清碳排放量底数。组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开展重点企业碳排放数据核查,做好电力企业碳交易系统开户、碳配额分配等工作。
年内计划完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5项污染因子治理成本调查,推动交易平台建设。完善黄河宁夏段干支流及入黄排水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修订财政投入与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政策。健全区域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签订落实宁甘、宁蒙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及宁蒙毗邻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