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六盘山林业恢复的踏路人——汪愚(一)

汪愚。(图片由本人提供)

宁夏政协移民资料征集组

汪愚:1926年出生,现年95岁。江苏省灌云县人,1951年南京金陵大学研究生硕士毕业,被分配到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工作,1953年调到北京中央林业部造林司、计划司工作,1956年评上了林业工程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下放宁夏,先后在泾源县、固原地区及林建师搞林业工作。曾任固原地区林科所所长,1980年调中央林业部三北林业局工作,任处长、副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副主委、主委;五届宁夏政协副主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93年当选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八届人大代表、常委;现身板尚硬朗,思路清晰。待人和善、德高望重是人们对他的评价。

汪愚的幼年正逢国民党统治时期,日寇侵略我国,连年战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的童年也在动荡中度过。5岁时跟随父母从江苏省灌云县搬迁到上海。

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的父亲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汪愚5岁时就被送到上海市比德小学读书,开始接触现代教育。1936年,全家又从上海搬迁到青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青岛沦陷,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父亲不愿在日寇的铁蹄下受辱,带着全家从青岛逃难到四川成都。

汪愚: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南京沦陷、青岛沦陷,当时的战乱每天都在变化,父亲带着全家逃难到了成都。我当时正好读小学六年级,后来中学也在成都县中上的,就是现在的成都七中,成都七中的前身是西汉大儒扬雄的墨池书院,很有名,成都七中的教学风气特别好,也是全国的名校。抗战胜利那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金陵大学。毕业时成绩优秀,被吸收为中国荣誉学会的会员。之后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农经系读研究生,取得了硕士学位。

1951年9月,汪愚被分配到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工作,在计划处、农政处从事农业、农村的调查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你追我赶的建设热潮中,有知识、懂技术的干部十分抢手。1953年,汪愚又被调到北京中央林业部造林司、计划司工作,参加过《林业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及《黄河总体规划水土保持》编制工作。由于工作认真扎实,3年后评上了林业工程师。这个时期的汪愚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是顺风顺水。1956年他在林业部加入了民主党派九三学社。

这时一场没有想到的事件发生了,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他被错划右派,下放宁夏,从此也扎根在了宁夏。

汪愚:我被错划成右派。原因是给领导反映了些群众意见,我是1956年在林业部参加的九三学社,九三学社有个规定,必须是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才能参加。我还被选为九三学社林业部支部委员。1957年全国搞大鸣大放,要求给政府和领导提意见。因为我是林业部九三学社支部委员,部里领导召开的整风提意见会都叫我参加,开始我没有发言,到了后期,部里的领导一再鼓励说:大家要积极发言,提意见是帮助组织上改正错误,是积极上进的表现。我听了这样的要求后,就把在群众中听到的一些意见提了出来,后来成了右派言论,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在筹备成立阶段,各行各业都缺干部,中央政府这时向各部委发出了支援宁夏干部的要求。宁夏筹备工委也借这个机会,向国家各部委要人,请求援助些技术和管理型干部。林业部在贯彻中央支援宁夏的指示时,抽调了35名干部下放到宁夏,就这样,汪愚和35名同志一起登上了西行列车,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宁夏,时间为1958年3月。

(拜学英 王旭阳 蔺银生)

--> 2021-05-17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2238.html 1 六盘山林业恢复的踏路人——汪愚(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