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华诗词学会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成立仁美诗词雅集上,演员用手语朗诵《苔花》。 新华社发
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的主题是“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近年来,数百万身陷贫困的残疾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下,或脱困自强,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或奋发创业,书写精彩人生篇章。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怀下,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冲破生理和心理的束缚,将勇毅化为翅膀,将梦想化作动力,踏上新生活,奋斗新征程。
兜住底线:为困难残疾人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春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民乐小区阳光书画社,居民季贺挥笔写下对联。
季贺多年前因为车祸导致腿部残疾,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最困难的时候是靠政府帮扶过来的。”季贺还记得,那时,社区工作人员帮他申请了廉租房,自己每个月还享受多项政策补贴,生活才得以保障。
在残疾人救助政策的帮扶下,季贺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他发展了新的兴趣特长,成立了阳光书画社,专门教授残疾人学习书法。
“今年,石嘴山市又提高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季贺觉得如今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不积极面对生活,怎么对得起党的好政策!”
季贺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每一位困难残疾人的背后,都有政府出台的系列兜底保障举措,为他们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是国家层面创建的第一个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