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脱贫攻坚中的宁夏政协力量

(上接01版)

“这为政协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力抓手。”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党组书记许兴说。结合“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创新开展“1+X”党建共建共享活动,“1”即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X”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党支部和县区政协功能型党支部及基层党支部等,这样的共建共享不仅把相关政策信息直接送到基层,还实现了政协智力资源与基层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在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仅体现在自治区政协多项协商议政活动中,还体现在420余名自治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

自治区政协委员文琦是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他出生于固原市彭阳县一个农村的贫困家庭,从小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奋发读书,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然而,这条路走起来有太多不易,贫困带给一个人的阻碍有多大只有亲身经历方才明白。”文琦说。因此,他把扶贫看成一件人生大事,并不断借助自己的知识去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

2015年,文琦带着学生通过1张问卷、1个GPS定位、1台摄影机、1台照相机、1支录音笔、1张地图的“六个一”方法,实现精准定位,走访了我区9个贫困县(区)6000多户贫困户家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查五核三审定”的争议农户判定机制。2018年,他又围绕扶贫工作,提交了《关于提高贫困地区职业技能培训效率的建议》《关于“十三五”生态移民存在问题的建议》等多件提案,为精准扶贫献智献策。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霞,是中国人寿保险宁夏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按照银保监会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对保险扶贫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要求,在宁夏这个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刘霞专门组织了调研讨论。

经研究,刘霞重新确定经营思路、发展规划,她认为宁夏的扶贫工作,商业保险应积极作为,要兜住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的底线,要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增信、社会管理和惠民功能,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2016年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纳了刘霞的建议,联合下文,明确支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和小额信贷保险,对贫困户保费予以补助,正式引入商业保险作为宁夏金融扶贫的重要手段,在全区5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实施保险精准扶贫项目——“扶贫保”。

自治区政协委员王红艳,致力于农村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历经十余载,带领团队不断克服农村信息化知识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匮乏、资金不足、应用推广难等重重困难,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精准扶贫,带动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科技扶贫之路。

2017年1月,自治区政协委员罗成虎,用一篇题为《让旅游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的大会发言,助推了宁夏旅游开发利用和保护,开辟了一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自当年起,宁夏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在全区建设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宁夏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

在这场史无前例、荡气回肠的攻坚战中,留下了无数负重前行的美丽身影,流传着大量感人至深的暖心故事,涌现了许多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政协委员们立足本职,用实际行动道出了“不负使命,积极履职”的共同心声。在十一届自治区政协以来的提案列表中,涉及“脱贫攻坚”“扶贫”等内容的有30余件。内容涵盖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通过实施“产业+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从源头控制因病致贫和返贫,加强贫困人员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在自治区政协的努力下,这些提案转交相关部门后均得以有效办理落实,对助推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展现出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风采。

扎根扶贫一线

为群众脱贫“增活力”

在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股温暖的力量,来自自治区政协机关驻村扶贫干部。自治区政协十分重视驻村扶贫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向吴忠市同心县预旺镇土峰村和青羊泉村派驻了由多名党员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以帮助村民增加收入为核心,以持续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抓手,聚焦重点对象,实施精准扶贫。

“1939年3月出生,80岁,长期居住两位老人,入户主要针对搬迁改造危房事宜。老人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不想再折腾,子女都不在身边,没有能力进行危房改造。工作组讲清政策,说明情况,与老人的子女及时沟通。”这是自治区政协机关干部、驻青羊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小鹏在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户记录本上写下的一段话。2017年起,赵小鹏成为自治区政协办公厅驻村工作队一员,并担任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青羊泉村村主任康国江告诉记者,青羊泉村只有一个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建于1988年,年久失修,墙体多处出现裂缝,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许多家长为了便于子女上学,在县城租房子,开销花费大,适龄儿童上学已成为村民牵肠挂肚的一大难事,翻建小学(幼儿园)也是村民盼望已久的一大心愿。

赵小鹏向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大力支持。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与自治区教育厅的积极协调下,很快便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成功为青羊泉村修建了新的校舍。看着土房变成了一排排红瓦砖房,村民别提多高兴了。

2018年8月,土峰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徐亮接过“接力棒”,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的大力支持下,持续为该村精准脱贫服务。

“我出生在贺兰县通义乡的一个小村庄,初三时,我立志要考上高中,因为我不想一辈子放羊,不想走父辈的老路。”徐亮说,当他以扶贫队员的身份回到农村,希望自己像一粒种子般扎根到泥土中,从点滴做起,改变土峰村的面貌。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精准脱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战斗堡垒。驻村后,徐亮继续将抓好支部党建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坚持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以抓党建带动脱贫攻坚工作,用脱贫攻坚工作检验支部建设质量,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发动党员宣传群众、带动群众,确保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培养了白金锋、丁晓兰、罗光耀等一批乡村本土后备人才,打造出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土峰村党支部书记虎正云被吴忠市党委和政府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土峰村党支部被同心县党委和政府表彰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徐亮被同心县党委和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2019年3月1日,我受组织选派,到青羊泉村担任第一书记。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条路,我真是心里没底。”自治区政协选派驻村干部王琦告诉记者。驻村后,他努力进入工作角色,在掌握政策的同时,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起调查摸底、宣讲政策、填写报表。

走访中,王琦发现,青羊泉村贫穷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与人的思想观念也有关。有的安于现状,有的想着“等靠要”,有的习惯了“靠天收”的生活,不愿改变或者恐惧改变成为村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屏障。“想要改变村民的旧有观念,推广新事物真的很难。”王琦说,工作队需要耐心解释和劝导,才能够将一项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驻村扶贫工作队把中心工作放在了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上,采取自建、帮建、统建、搬迁等多种措施解决村民安全住房问题,通过自来水入户、建设供水点、安装净水器等方式全面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安全住房和安全饮水全覆盖。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华兴时报社员工马泽亮,被派到土峰村驻村扶贫长达4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从一名脱贫攻坚战士变成一名防疫战士,始终把守护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协调争取防疫物资援助,守一方净土、保一方平安,被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推选为“我身边的战‘疫’模范”推荐人物。

十一届自治区政协以来,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共派驻三轮扶贫工作队,全力帮扶土峰村和青羊泉村,队员们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困难,在扶贫工作中格尽职守,积极为当地群众发展谋福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也迎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自治区政协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方法,围绕如何实现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增收等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凝心聚力,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更大贡献。

--> 2021-04-29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1919.html 1 脱贫攻坚中的宁夏政协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