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生物多样性。如今的黄河三角洲地辽天阔,飞鸟停驻,苇荡曳曳,水波粼粼。
人民治黄70多年,解决了流域水利保障“有没有”问题,实现由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水利的需求更加多样,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解决流域水利保障“好不好”问题,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这是一场新长征——水资源短缺依旧是流域最大矛盾,生态脆弱依旧是流域最突出问题,洪水依旧是流域最大威胁,黄河依旧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幸福河建设仍需跋山涉水。
这是一次新开局——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方向,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幸福河建设夯实基础、保驾护航,打造大江大河治理的标杆。
这是一场总动员——重大国家战略蓝图已经展开,治黄新考卷摆在面前。黄河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二者应当一体同步推进。
识“破局”之难,抓“破局”之机。
着眼于2035年基本建成幸福河,“十四五”时期,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将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思路处理洪水,坚持“拦、调、排、放、挖”方针综合处理泥沙,实现防洪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强化全面节水,科学谋划调水,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持续实施全河生态调度,初步实现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目标。(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