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当好妇女群众贴心的“娘家人”

——访自治区政协委员 银川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红梅

本报记者 梁 静

工作二十多年,她奉献青春在多个岗位,不顾风雨兼程。无论是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还是妇联主席岗位上,她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当好妇女群众贴心的“娘家人”。她就是自治区政协委员、银川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红梅。

◀工作中的刘红梅。

做妇女群众的贴心人

2015年4月,在自治区妇联从事业务工作9年的刘红梅走上了银川市妇联主席的工作岗位。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工作站位、思维角度等都要发生变化。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白天她协调处理各项工作事务;晚上她把时间用在给大脑“充电”上。随着工作的深入,刘红梅发现,作为妇联主席,光有业务本领还不够,更需要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部门的重点工作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联”字作用,做好妇女群众工作。因此,她又学习了相关部门的业务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工作中,她注重加强对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我和我的祖国”“童心向党”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以优秀妇女典型引领和影响更多妇女群众,传递正能量。倡导开设了“巾帼学堂”,并亲自授课,进行宣传宣讲活动。任职以来,银川市妇联先后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集体、“春蕾计划”实施先进单位、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全国舆论宣传先进单位、全国妇联系统优秀微博、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银川市妇女维权工作经验在全区、全国推广交流。

做家庭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一直以来,“家和万事兴”是刘红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再加上工作中接触到的千家万户,让她对家庭工作的感悟更为深刻。

刘红梅不断扩大家庭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努力提升家庭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组织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进一步讲好“最美家庭”故事,传播“最美家庭”正能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累计寻找孝老爱亲、民族团结、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移风易俗、书香型等各类“最美家庭”3.2万余户,参与群众700余万人次。

组织编印《家和万事兴》《家风》系列书籍,不断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制定《银川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工作方案》,成立了西北地区首家家长学校总校,提供系统专业且更具针对性的“菜单式”家庭教育公益服务,编印了《银川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手册》,组建了银川市首批家庭教育讲师团。推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持续开展家庭教育“百千万”“七进”活动。建设家庭文化广场、家风主题公园、家风家训馆、家风文化长廊等家庭文明宣传阵地30多个。

不管走到哪一个工作岗位上,她都对来访的妇女姐妹充满了感情。她还创新维权机制,联动相关部门建立家庭暴力接处警、家事审判工作调解、家庭暴力伤情鉴定、受害妇女救助庇护、法律援助服务、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维权工作项目化运行等“七项机制”,此项工作经验在全区推广交流。她关注妇女儿童,累计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关爱单亲母亲”“春蕾计划”“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儿童快乐家园”等项目,真正让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受益。

多年来,刘红梅始终坚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的誓言,努力当好妇女群众贴心的“娘家人”。

做改革创新的践行者

作为银川市妇联“一把手”,多年来,刘红梅坚持立足本职,勤勉敬业,务实创新,坚持以党建带妇建,把握改革方向,立足首府定位,积极探索创新,将妇联改革进行到底。率先在全区推动妇联改革工作,实现妇联班子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的模式。扩大组织覆盖,在行业系统、新经济领域和公园广场建妇联;推动解决银川市52个乡镇(街道)妇联工作经费,突破性解决乡镇(街道)妇联工作多年难题。

率先建立健全市妇联系统改革制度,编制《银川市妇联改革工作宣传手册》《银川市妇联改革制度汇编》等,促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运转。探索建设“银川女性”“银川市家庭教育”“银川市妇儿中心”微信平台,各级妇联“一呼百应”,凝聚巾帼正能量。

有着多年妇联工作经验的刘红梅擅长在工作中思考实践,怎样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好广大妇女群众是她时常考虑的问题。她创新扶贫模式,采用“立志脱贫”“巧手脱贫”“健康脱贫”“技能脱贫”“文明脱贫”的方式开展精准化服务。围绕脱贫攻坚战略,争取资金精准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和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建设10个巾帼扶贫车间,以订单为导向开展技能培训,实现贫困妇女和家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巾帼扶贫车间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典范。贫困妇女姐妹的生存状况一直牵动着她的心,她坚持推动女性创业就业,累计发放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20.88亿元,直接扶持34776人次农村妇女创业。培养了一批妇女手工创业就业带头人,带动了一批妇女“巧手创新业”,扶持了一批手工制品企业研发新产品,培树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优秀妇女典型和巾帼创业创新典型,让姐妹们的日子更有奔头。

--> 2021-04-20 ——访自治区政协委员 银川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红梅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1620.html 1 当好妇女群众贴心的“娘家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