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宁夏红十字会公布三种志愿登记渠道

11694人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

本报讯(记者 束 蓉) 记者日前从宁夏红十字会了解到,截至2021年4月14日,宁夏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达到11694名,实现器官捐献1例,实现遗体捐献66具,实现眼角膜捐献4例,使11名眼疾患者获得了光明。

据宁夏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员杜清华介绍,遗体和器官捐献是公民去世后,自愿无偿将遗体和器官向社会捐献,用于医学教学和器官衰竭患者救治。遗体和人体器官(角膜)捐献,无论是对于医学教育、疾病研究、救死扶伤,还是对于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节约土地和资源,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捐献者崇尚科学、挽救生命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境界。目前,宁夏红十字会相继在松鹤陵园等地成立宁夏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工作站、宣传教育中心,协调区内各大医院设立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点,协调员、信息员遍布全区,组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建立健全了我区器官捐献工作体系。

根据2020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眼角膜捐献条例》,公民捐献登记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到各市县级红十字会填写《志愿捐献登记表》,进行现场登记;二是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从网上登记;三是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通过手机微信登录。宁夏红十字会咨询电话:0951-5166103。

杜清华告诉记者,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遵循自愿和无偿两个基本原则。自愿体现在本人要同意;本人身前未表示不同意,身后要征得直系亲属同意,也就是其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同意;完全尊重个人意愿,登记随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撤销。“每年清明节前夕,红十字会都会举办“遗体和人体器官(角膜)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以一颗感恩的心,缅怀逝者,表达对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的追思、敬重与感激,也感谢捐献者的亲属,感谢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做出不懈努力的社会各界人士。”杜清华说。

--> 2021-04-19 11694人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1564.html 1 宁夏红十字会公布三种志愿登记渠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