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传承红色根脉 赋能乡村振兴

(紧接01版) 歼灭追击之敌。中共中央特使、共产国际代表张浩(林育英化名)专程赶到关桥堡,传达中央精神,指导会议的顺利召开。

1936年11月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午,朱德、贺龙等首长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的任务,为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学员们作了精彩演讲;张浩与红军总政委张国焘约谈,说服其放弃对红四方面军部队的指挥权。下午,张浩、朱德、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在关桥堡红军总部召开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关于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等人员任免:正式任命彭德怀为红军前敌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对红军进行统一指挥,红军总部不再干预;实施“关桥堡伏敌计划”,在关桥堡至同心城之间的小阴子山,利用地形设伏诱敌,以寻机歼灭尾追的敌先头部队。

据了解,红军关桥堡会议原址于1958年“破四旧”时拆除。在关桥堡红色革命遗址中,还有一口“红军井”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西征红军进驻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生活用水,而水也正是关桥堡最缺乏的。当时关桥堡有几口井但水量不大,村民用水多是窖里储存的雪水和雨水。为解决用水困难,红军到处寻找水源,终于在清真大寺东南边一口遗弃多年的老井里挖出了清澈的甘泉。经过修缮,老井成了村里的主要水源,解决了用水难题。

红军走后,当地乡亲为了纪念红军的深情厚谊,将这口井命名为“红军井”。

“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的父辈们喝了半个多世纪的红军井水,这个恩情更不能忘。”关桥村村民田彦成告诉记者,村里原本有南北两条小河流过,但是水质苦咸,人喝了容易闹肚子,红军来了后帮老百姓挖了这口“红军井”。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水质达到国家农村人饮标准。

“现在我们把这口‘红军井’保护了起来。”关桥村党支部书记马进国指着位于关桥村海原华润希望小镇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红军井”说到。近年来,华润集团在关桥堡会议旧址、“红军井”所在的关桥村建成华润希望小镇,商业街、新广场、园林景观、幼儿园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是一盏明灯,它照进现实,也照亮未来。近年来,关桥乡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专业的红色文化旅游服务团队,让游客体验红军“长征路”,组织干部群众走进“红色大讲堂”、观看关桥红色教育专题片,以红色研学助推红色旅游,实现了新发展。

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打造“墓园追思”、凤凰城遗址等特色旅游场所,设立精品旅游路线,形成新兴旅游产业……随着新制定的建设红色美丽村庄方案的实施,关桥村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 2021-04-19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1540.html 1 传承红色根脉 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