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蔺 津 文/图
1996年,福建与宁夏牵起了互帮互助的友谊之手。这25年间里,从挂职干部到支教队伍,从青年志愿者到企业家,一个个福建人往返于山海之间,播撒着闽宁之间的友谊。这其中就有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新思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舒的身影。
初闯商海获得成功
陈舒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小时经常听父亲说起祖父是一位叱咤商海的成功商人,艰辛创业的故事给了他很大触动。
中学毕业后,陈舒考上了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福建师范大学工作。这在家人看来,是一个非常体面的工作,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但对于陈舒来说,他并不满足眼前的一切。1995年,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与好友共同投资成立了公司。
1997年初,福州国际会展中心竣工投入使用,陈舒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他和有关部门联系,经过策划,成功举办了“5·18”海峡两岸商品交易会。接着又相继举办了“福州春节年货交易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全国体育用品订货会”等一系列展览活动,公司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使他成为会展业的领军人物。
来到宁夏拓展事业
1996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福建与宁夏结成对口帮扶省区,许多福建民营企业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2000年,陈舒应邀参加了宁夏代表团在福州举行的项目推介会,宁夏的发展空间让他产生了进军大西北拓展事业的冲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2001年,他来到宁夏投资成立了宁夏新思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初到银川时,陈舒发现兴庆区的开发如火如荼,但金凤区却人口相对较少,经济水平较低,商业落后。“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只有一个区域在快速发展,其他区域发展缓慢,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陈舒看到了在金凤区发展的机遇,但当时,他选择开发改造的区域却是一个城乡接合部,居住的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土坯房子连成片,居住环境令人担忧,其中还夹杂着几家不景气的小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发展困难,职工下岗失业的多,开发改造难度非常大,很多人都认为把资金投向这里,后果不可预测。”陈舒坦言。
开发改造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拆迁安置,陈舒用真情实意打动了这里的居民和企业,他承诺为周边居民改变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努力为当地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就这样,正式启动了他在宁夏的第一个项目——福宁城,并打破了“先有人气、再造商气”常规做法,建起了以商业为主的步行街。由于这条步行街是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商业街,促使周边消费环境大为改观,很快便吸引了附近的很多居民,人气一下旺了起来。陈舒又准确觅得市场需求,在此处建设了住宅,不仅安置了许多拆迁户,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历时10年,“福宁城”工程完工,总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000多人,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建成的福州步行街等商住区,荣获了银川市“最佳人居品质贡献奖”。2007年,他又接手北塔公园附近的一个高端房地产建筑项目,被银川市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
在随后的几年里,陈舒带领宁夏新思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强手如林的银川地产开发市场上,一跃成为自治区首批房地产开发星级企业,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其间,他也逐步将商业触角涉及到各个领域。
时刻不忘回报社会
2003年,陈舒被推选任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会长。2005年,在他的提议下,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成立了“闽商见义勇为基金会”,陈舒当选为理事长。福建企业家们踊跃捐款,使闽商“弘扬正气、豪爽仗义”的行为在银川深受赞扬。几年间,新思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拿出300多万元,用以资助困难群众、抗震救灾和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在陈舒的号召下,宁夏福建企业协会累计捐款捐物达3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宁夏的公益事业。2008年,陈舒被银川市授予“银川市荣誉市民”、银川市改革开放30年“改革开放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当时,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还积极牵线,先后多次协助闽宁两省区有关部门,组织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民赴福建务工,使西海固许多家庭摆脱了生活困境。协会也因此多次被有关部门评为“先进集体”,陈舒个人也被授予“第三届宁夏青年五四奖章”。
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十分严峻。宁夏福建总商会(原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及时通知全体会员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积极落实防控措施。当时,宁夏福建总商会成员绝大多数在福建,心中却始终牵挂着第二故乡宁夏。商会组织引导会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累计捐款捐物共价值173万余元。陈舒以新思路房地产公司名义向金凤区政府捐款50万元,表达了对培育自己及企业的塞上大地的深情。
如今,陈舒已经在宁夏生活了很多年,但他从来不忘自己的根,不忘家乡的经济建设。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宁夏的闽商回归故乡投资的资金也累计达百亿元,积极参与家乡的“海西”建设。“企业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共进步,时刻不忘回报社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与社会、百姓找到一个和谐点,实现共同发展。”陈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