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智能汽车不能“智取”隐私

近日,因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高清画面”在海外市场被曝光,针对智能汽车个人隐私保护是否到位、是否收集敏感信息的质疑,再次引爆舆论。特斯拉官方声明称,驾驶室摄像头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是在美国,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

不仅是特斯拉,几乎所有智能汽车收集的信息、交互的数据、有记忆功能的设置,都涉及信息和数据安全问题。智能汽车正在成为除了手机之外,最大的个人数据来源渠道。

面对智能汽车这样的“新事物”,数据安全保护也需有更多“新办法”。不少专家都曾提出要建设“数据银行”“数据海关”,通过建立准入制度和备案管理等前置规则,利用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做好关键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确权中的隐私保护,明确分级、分类管理,确保数据可追溯,并做好数据销毁管控机制。

多起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的事件一经曝光,就引起众多关注,也从侧面说明: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行业发展得越智能,公众越注重个人隐私保护。消除公众的信息安全焦虑,不仅需要法律及时亮剑,更需要行业内的每一个参与方,真真正正拿出切实的措施,堵住各类潜在的隐私保护漏洞;同时,要把沟通的功夫做在平时,降低公众的焦虑感。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到来的同时,也需牢记:安全是任何一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越是大的平台、知名的公司,就越需要珍惜用户,在保护和捍卫用户的个人隐私方面率先垂范,尽全力提高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用更高的道德标准创造良性的商业生态。 (据《新华每日电讯》)

--> 2021-04-12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1297.html 1 智能汽车不能“智取”隐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