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玉香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各类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为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区和谐发展,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城街道金山社区从强化居民民主自治入手,在建立“爱心家人议事厅”的基础上,完善机制,拓宽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组建“社区会客厅”,形成了“党组织统筹引领、一呼百应为民解难”的治理新模式。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而基层治理,协商是前提,推进民主协商工作,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支撑。”金山社区党委书记桂宁说,金山社区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的群众自治机制,可谓牵住了基层治理的“牛鼻子”,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小议事成就“共商”大平台
春晖小区是金山社区的一个“问题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因最初规划“先天不足”导致功能设施匮乏,环境脏乱差,消防隐患突出。再加上长达几十年无物业管理,缺乏有效的修缮和维护,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小区”,金山社区调动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会客厅”作用,加快小区增容提质,并把经常发生矛盾的居民、物业工作人员、业委会调解员等请来共同协商,不仅有效化解了楼栋大小事、居民邻里事,邻里感情也得到加深。
据了解,为在推进基层协商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金山社区根据“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通过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和动员党员自主申报的方式,以社区楼栋、楼宇、行业为基础单元,选出若干户党性观念强、积极热心、乐于奉献的党员家庭为党员中心户,进驻“社区会客厅”,专门负责联系联络党员,做好政策宣讲、学习教育、沟通谈心、服务群众等日常工作。
不久前,困扰了辖区居民杨立清多年的狗扰民问题在“社区会客厅”得到了妥善解决。居民李某酷爱养狗,每天将狗放出任其在小区乱跑,经常见到人就扑。多次被扑的杨立清便操起拐杖打狗,引起了李某的不满,因此发生激烈争吵。党员中心户郑秀芳得知此事后,将经过告知社区网格员,社区说服矛盾双方来到“社区会客厅”,大家耐心调解,最终改变了李某的养狗方式,他不但向杨立清诚恳道歉,之后遛狗都会用狗绳将狗栓好。
“过去小区里出现邻里矛盾,等到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并介入调解时可能矛盾已经升级。现在通过党员中心户的及时反映和及时介入调解矛盾,实现了将矛盾尽可能化解在萌芽阶段的目标。”桂宁说,党员中心户作为小巷和楼宇里的“微堡垒”,他们在宣传正能量、收集民情民意、促进邻里团结、服务困难群体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20年至今,社区共开展议事活动12场次,收集办理群众反映意见建议70条,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着力办好身边事 为民服务“零距离”
金山社区依托“社区会客厅”, 建立协同共治联席会议制度,组织辖区内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书记、党员骨干和居民代表,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商解决方案,并结合传统节庆开展“邻里节”“街坊茶话会”等街坊议事活动,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及党员骨干与社区老人、机关干部等群体面对面议家庭事、议身边事、议社区事,推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大大增进了群众的归属感。
针对居民提出的小区没有路灯问题,“社区会客厅”召集居民协商,通过居民、物业公司和小区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安装了10盏新路灯;针对居民反映的开车进出小区不便问题,“社区会客厅”商议,与物业公司协调安装了智能路闸……一件件民生实事,线索来自于居民,协商办法出自于居民,自己的小区自己做主充分体现了公平、民主。
除此之外,金山社区还探索建立党员服务居民的先锋引领机制,搭建“党群连心户”,组织社区党员与居民建立连心关系,确保“每户居民都有党员联系、每名党员都联系多户群众”,为居民提供物资、清洁、烹饪、陪伴等多种个性化服务。开展“党员行走金山”行动,组织党员用脚步丈量社区,深入大街小巷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保护、道路修复、设施维护等社区治理问题,使群众需求在“家门口”得到解决,有效扩大了社区服务群众和服务领域覆盖面。
“说出您的想法,倾听您的心声,解决您的困难。”这是金山社区民为服务的宗旨,“社区会客厅”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可以说话、说事的地方,也真正成为社区居民都愿意去的“暖心的地方”,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
“金山社区之所以能解决居民各类需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引进人才,我们以党员为主体,构建了一支多元融合的工作队伍,实现小区共建共享。”桂宁说,“过去春晖小区居民惠广东,既是党员也是一名退休律师,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给社区居民义务普法,谁家有法律方面的事情咨询他也总是热心帮忙。像惠广东这样离退休老党员是金山社区开展居民自治、协商共建、矛盾调解、汇集民意等方面工作的‘法宝’,我们将继续探索,吸收律师、医生等更多专业人员加入,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将探索邀请政协委员走进社区,为开展基层协商提供更多更专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