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 敏 陈治学
社会服务是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其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
自1987年以来,民盟上海市委和民盟宁夏区委社会服务领域的合作(简称“沪宁合作”)已走过了33个春秋。33年来,两地民盟组织联手合作,牵线搭桥,与时俱进,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服务工作的途径,或利用自身条件、或发动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或联系有关单位和企业,为宁夏教育卫生事业和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全国民盟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东西互助 因缘而起
“扶贫帮困是民盟的优良传统,作为参政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是民盟各级组织长期以来思考与实践的主要课题之一。”据民盟宁夏区委会秘书长杨兴中介绍,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1987年10月,民盟上海市委委派民盟上海市委委员、社会服务部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毛引等3位专家教授,奔赴宁夏商议科技咨询工作。双方就加强横向联系、互通信息、相互协作交换了意见,踏上了智力帮扶的征程,拉开了民盟沪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序幕。
这一时期,沪宁民盟组织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积极开展教育扶贫、社会办学、医疗服务、科技咨询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和学术讲座约百场,听讲人数达2万多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正式实施。6月下旬,民盟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东西互助、联手扶贫”会议。民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10个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的代表共商扶贫大计。会上,确定5个帮扶对子,民盟上海市委与民盟宁夏区委结为联手扶贫对子,民盟沪宁合作正式列为民盟中央工作计划之中。
围绕中心 扶贫帮困
“东西互助、联手扶贫”会后,沪宁民盟组织积极响应民盟中央的号召,决定先把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帮困助学作为联手扶贫的首要任务,在智力支边、教育扶贫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几年来,沪宁民盟组织联手为该地区农民和学生募集了毛线、衣物、电脑、教学仪器、电视机、手风琴、书籍、学习用具等大批物资,并对部分教师和医生进行了培训。
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沪宁民盟组织积极响应,共同向两地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发出“西部大开发,民盟要积极作贡献”的倡议。民盟上海市委在传承传统服务模式的同时,努力使社会服务向集约化、系统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双方达成并签署了促进西部大开发联合调研、共同促进两地旅游合作、合作资助宁夏贫困中小学生、向宁夏贫困学校捐赠图书及教学用具、选送宁夏教师到上海市进修、选送宁夏医务人员到上海市进修等六项协议,标志着民盟沪宁合作全面推开。
情系教育 援建学校
教育是民盟的主要界别和优势所在。从2004年开始,沪宁民盟组织把合作的重点放在援建希望小学(后称“烛光小学”)上。当年,民盟上海市委和固原市原州区政府共同筹资35.12万元,对原州区开城镇深沟小学进行扩建,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也是民盟上海市委牵线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学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民盟宁夏区委会和民盟宁夏吴忠市委会坚持15年持续定点从软硬件方面帮扶援建同心县赵家庙希望小学,并把该校打造成统一战线社会服务基地和教育基地,受到群众赞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0多年来,民盟宁夏区委会历任主委经常到援建学校了解情况,上海民盟组织根据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先后开展了教师培训、购置教学设备、助学帮困捐资、设立奖学金、结对帮扶、冬季取暖用煤和设施配置等活动。民盟宁夏区委会也多次向3所学校捐赠了价值近5万元的桌椅、沙发、图书、打印机和文具等,沪宁两地的盟员也纷纷解囊相助,奉献爱心。
“烛光行动”智力帮扶
扶贫先扶智,致富先育人。“烛光行动”是由民盟中央倡导的一项旨在帮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支教行动。
智力帮扶,是民盟上海市委的优势“产业”。2007年7月,沪宁民盟组织积极响应民盟中央的号召,联手在全盟率先启动了“烛光行动”。民盟上海市委派出五人专家团在宁夏吴忠市、石嘴山市开展了暑期教师培训活动。10月中旬又将援建的深沟、七百户、赵家庙3所烛光小学20名教师集中到银川,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为了加大培训力度,2008年沪宁民盟组织还建立了“烛光行动”培训基地——宁夏固原市师资培训中心。
与此同时,民盟上海市委和基层盟组织通过探索创新,实行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宁夏、甘肃、贵州等地的骨干教师,暑期到上海集中培训,让更多的贫困地区教师接受东部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交流信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上海专家的讲座理念先进,令人受益匪浅,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案例,使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受到了教育和启迪。”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称赞道,民盟开展的农村教师培训“烛光行动”是一件发挥民盟智力优势,为基层教育分忧,为西部中学教师培训工作出力的善举。
深化合作 面向未来
民盟沪宁合作亦是两地民盟历届领导班子坚持不懈的成果和光荣传统。民盟沪宁合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对接更加主动,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合作更加广泛,两地联动持续活跃,携手更加紧密。
2017年是民盟沪宁合作30周年。同年9月,民盟宁夏区委邀请民盟上海市委在银川举办了“沪宁民盟组织东西互助、合作座谈会”,双方共同回顾了30年的亲密合作,研究探讨了新一轮的合作途径,并签署了《沪宁民盟组织合作框架协议书》,开启了在教育、医疗、卫生、参政议政等方面合作的新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33年来,沪宁民盟组织本着共襄善举、量力务实的原则,牵线搭桥,联手结对,先后筹措资金和物品折合人民币约600多万元,帮助宁夏贫困师生5000多人、贫困农户2000余户,累计培训教师、医生约2万余人次,为宁夏,特别是宁夏南部革命老区教育卫生和脱贫攻坚添劲助力,为多党合作事业争光添彩,扩大了民盟的社会影响力。
“万水千山总是情。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民盟宁夏区委会主委冀永强说,随着沪宁民盟组织新一轮合作的开展,我们将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帮扶脱贫攻坚向助推乡村振兴顺利过渡,两地盟组织也将不断构建新机制、探索新模式、开拓新领域,抒写沪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