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城市道路“开膛破肚”不可任性而为

​民革宁夏区委会就强化城市道路维修规范化管理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单 瑞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电力、电信、供热等管网升级改造的需要,各部门的施工改造不约而同选择拿城市道路“开刀”,致使城市道路不同程度的出现重复开挖、工期失控、地基下陷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交通拥堵、居民出行不便、道路交通安全等诸多麻烦,民生工程反而成了闹心工程。

“城市道路的维修属于市政工程项目,项目从立项、审批、招标等过程对外不透明,从一开始就缺少市场化的良性竞争和应有的社会监督。以银川市满城街的地下管廊项目为例,该工程公布的建设起止年限是2016年至2017年,可实际自2017年4月施工以来至2020年上半年,满城街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反复开挖路面,延迟交工。但官方平台并未及时公布具体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道路周边居民和商户意见很大,也影响了政府形象。”民革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建议加大公开公示,满足居民知情诉求。城市道路交通管网改造应设立高度统一的项目公示平台,通过大数据对项目的规划、申报、审批、招投标、工程预算、施工期限、施工进展、资金支付、监理情况及竣工验收情况及时向社会全面公开,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监控。项目建设要及时跟进更新,设置民情意见专栏广泛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建议,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渠道宣传项目的具体立项需求、施工期限等,让广大市民参与到项目建设全过程,接受广大市民监督。

项目立项批复时就有明确的建设内容、建设周期以及总投资概算,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复内容进行施工,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道路的建设周期一变再变。

民革宁夏区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沈阳路快速通道工程从开始修建到通车,通过官方权威的新闻报道先后出现了至少7次关于“竣工”“完工”“通车”的时间(2019年底,2020年5月底、6月30日、7月20日、8月、8月30日、2020年底)。”

城市道路维修管理牵扯部门众多,不同部门间项目施工又缺乏沟通,不能统一调度,造成重复施工随意性大的突出问题。 (下转02版)

--> 2021-04-07 本报记者 单 瑞 ​民革宁夏区委会就强化城市道路维修规范化管理建言献策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31112.html 1 城市道路“开膛破肚”不可任性而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