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蔺 津
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宁夏至今已有千年的枸杞栽培历史。百瑞源作为宁夏枸杞种植加工企业不仅助力了宁夏经济发展,还将宁夏枸杞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据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介绍,“创新与自我突破”正是百瑞源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
郝向峰介绍,百瑞源在创建之初,将其品牌定位为“枸杞养生专家”,并把枸杞养生理念贯穿始终,在市场掀起了枸杞养生热。
“枸杞属于农产品,也就意味着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硫、重金属、农残等指标,百瑞源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既要保证正宗,也要保证安全性。所以,百瑞源的产品价格都会高于市场均价。”郝向峰说,他们的每一粒枸杞,都要经过高规格“安检”。在百瑞源枸杞GMP加工车间,记者看到,枸杞干果经色选、分级和精拣后,经过旋风除尘、静电分离和金属探测等步骤,再进行紫外线杀菌,由机器完成自动包装。“这个GMP加工车间,是宁夏唯一的恒温恒湿净化车间,12道全自动加工工序,确保枸杞在加工过程中完全按照标准化科学流程生产。”郝向峰说,经过一系列高规格“安检”后出产的枸杞达到了中药饮片质量的标准,在外包装上甚至可以按照《中国药典》的功效来标注百瑞源枸杞的功效。
严要求、高品质让百瑞源枸杞屡获殊荣,2014年,百瑞源获得银川市首届“市长质量奖”;2016年,获得宁夏“自治区质量奖”;2017年,百瑞源枸杞入选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食材供应企业,也是中国枸杞行业唯一入选的国宴枸杞品牌。
文化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提到百瑞源的“创新与自我突破”,就不得不提起他们的主题博物馆。
2007年,郝向峰向银行贷款,把一间1200平方米的旧车间改造成了宁夏枸杞馆。没想到在当时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做是“疯狂”的行为,竟成了百瑞源品牌命运的转折点。
2009年,郝向峰又筹建了中国枸杞馆;2011年,中国枸杞馆开馆,升级为枸杞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宁夏和中国枸杞的历史文化、产业现状、科研成果等,传承了中国枸杞4000年历史文化。“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枸杞馆不仅弘扬了传统中医及枸杞养生文化,还倾力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全力促进人类健康事业。”郝向峰说。
“百瑞源创建的中国枸杞博物馆既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也是宁夏枸杞产业融合升级的典范。既丰富了宁夏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也为宁夏枸杞产业注入了新动能。”郝向峰说,百瑞源借力枸杞文化,让品牌更具内涵。而中国枸杞馆的建立更是引爆了枸杞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协调,实现了商业价值最大化。自此,百瑞源开创了以从事枸杞“科技研发、基地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科技型企业。
创新技术
促产品升级迭代
在消费者的认知和市场流通中,90%以上的枸杞都是干果。随着枸杞消费主流人群的年轻化,对枸杞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品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宁夏枸杞更是颠覆了从泡茶、煲汤、泡酒的“老三样”吃法,开启了新时尚的“咀嚼”吃法。
“锁鲜”技术也被正式应用到百瑞源的生产中,将新鲜采摘的枸杞通过无菌压榨,保留枸杞多糖及β胡萝卜素以及其它营养成分。
相关资料显示,百瑞源“锁鲜枸杞”的多糖含量是普通枸杞干果的138%,维生素C含量是普通枸杞干果的240%,丙氨酸含量是普通枸杞干果的209%,蛋白质含量是普通枸杞干果的125%,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是普通枸杞干果的127%。百瑞源枸杞在通过“锁鲜”技术下真正实现了从传统晾晒风干到锁鲜工艺的升级迭代。
如今,百瑞源的产品又向“原浆”领域做了进一步突破。“我们采用100%的新鲜枸杞制作,精选优质果子,不添加粘稠剂和水,纯物理低温压榨,小分子更易吸收,也保留了鲜果的营养跟口感。从采摘到加工生产,每一道工序都是在放心安全的基础上锁住鲜果的全部营养。”郝向峰说,百瑞源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宁夏枸杞的质量标准,做到了好枸杞差异化显而易见,赢得了顾客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