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军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最为重要的一环。”固原市彭阳县政协主席杨志杰介绍,为推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日前,彭阳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对全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协商。
深入基层一线调研 确保协商不走过场
调研组先后深入彭阳县草庙乡草庙村和新洼村两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调研,并在座谈会上展开对口协商。据了解,自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各乡镇、行政村(社区)从建平台、建队伍、搞活动入手,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站)、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并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种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8个。全县已注册志愿者人数1万余人,根据志愿者专业技能特长,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明践行、助学支教、卫生环保等8个志愿服务队,采取“讲、帮、树、乐、行”5种服务方式,开展“我为绿地出绿草,爱绿护绿我先行”“法律援助手牵手,和谐社会心连心”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次。
“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让每一个群众都能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彭阳县政协委员李廷枢说,虽然全县已构建起“3+X”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体系,但各级志愿服务队功能结构尚未健全,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项目有限,没有实现“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五个实践重点全覆盖,暂时还不能完全承担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使命任务。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村民家里和田间地头,开展义诊、助学支教等活动,并将自身的科学技术手把手地教给群众,提升了广大群众种养殖技术水平,形成各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存在着以日常工作代替文明实践活动的现象。”彭阳县政协委员杨志杰说,县、乡、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队组队时间短,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精细化、系统化不够,特色亮点、示范效应不明显,能够在网上传得开、推得广的活动和品牌项目少,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网络传播效应。
座谈会上建诤言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如何解决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时间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建议要在拓展文明实践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阵地功能,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五大实践重点,突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彰显彭阳特色,健全阵地平台。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工作,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技能传授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群众实践活动,达到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学习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传播效应,扩大覆盖面。
杨志杰表示,要进一步健全菜单式服务,切实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制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工作模式。针对群众需求,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组织各级志愿者进村、入户,面对面、心贴心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掌握第一手资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菜单”做准做实。各级志愿队针对不同群体,精心设计好志愿服务项目,以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的方式,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愿参与、用得上、真点赞。
“对招募组建的志愿服务队和有关公益组织,要加以规范、引导、管理,使其发展成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生力量。要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对文明实践工作活跃、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单位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对干部职工中工作服务成效显著和基层群众中志愿服务人员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尤其对于特别优秀的乡土人才、社会爱心人士,要探索聘用机制,给予服务补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文明实践建功立业。”李廷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