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日前,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在银川经开区召开。座谈会旨在进一步提高园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知识产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激励作用,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会上,银川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十三五”工作及“十四五”规划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参会人员紧紧围绕自治区“九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就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及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举措进行深入讨论。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园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与实力。2017年12月,银川经开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园区,2018年7月底成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到2020年底,有效发明专利104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经开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25家。
今年,银川经开区将以推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经开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优质服务力量助力企业培育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协助企业完成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的认定和考核工作,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培育各类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优势企业25家以上,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造就一支包括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内的规模宏大的知识产权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