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蔺 津 张玉香 王 茜
万物复苏,春上枝头。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日子,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3月4日下午2时许,17位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豪情满怀、精神抖擞,从驻地出发前往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幕大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住宁全国政协委员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们一起,围绕国计民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认真履职。一件件沉甸甸的提案,凝聚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承载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明媚的春光里,人民大会堂愈显庄严,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入人民大会堂。生态建设、民生保障、教育医疗……一个个饱含温度的热词,凝聚着大家的热切关注。
“我一直关注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并长期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为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积极努力。”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带着“提升农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能力”“完善公益性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体系”“出台政策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等提案,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以进一步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开好今年两会意义非凡。”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冀永强表示,将结合宁夏实情,积极建可行之言、管用之计、务实之策。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马宗保说,“我要为宁夏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言献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午3时整,雄壮的国歌声响起。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深化理论学习,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深入协商履职,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团结合作正能量;
——完善工作制度,推动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走深走实;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工作质量和水平;
……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全场,委员们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坐在台下聆听报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心中思绪涌动,她说:“今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说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报告中过去一年成绩总结得丰满又实在,一年中政协工作有创新、有特色,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和体会,这些非常珍贵,值得坚持发扬。”
去年,全国政协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问题调研议政,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对此非常关注。他说:“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协同机制时不我待。今年我将提交提案,建议建立黄河9省区立法协同机制、省级政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跨省区环境资源类案件专门审理机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
开幕会结束后,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步伐坚定,精神饱满走出人民大会堂。
信心写在脸上,责任刻在心头。
“听完报告,一个最强烈的想法就是,要更加实实在在地履行委员职责。”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蒋齐说,“常委会工作报告对2021年工作部署思路清晰,让我们充满了干劲,更加坚定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我将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农业环境污染、互联网网络净化等方面积极履职,为推动宁夏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住宁全国政协委员何晓勇说,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推动双向发力更加富有成效。今年面对新形势,我们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不回避问题、不避重就轻,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提交高质量的提案,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报告在部署2021年工作时提到,要围绕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等重要问题积极议政建言。今年,我将继续关注医疗卫生领域内的重大民生问题,特别准备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等2件提案,希望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建议,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金群华对履职之路充满信心与期待。
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赵庆丰说:“我将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认真履职,同心同向参政议政。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做一名充满正能量的政协委员。”
……
新蓝图前景美好,新征程催人奋进。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将和其他委员一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谋创新之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为“十四五”开局起步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