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用好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盐池县政协调研协商红色教育资源挖掘利用情况

本报记者 王 茜

吴忠市盐池县是一座红色文化城,红色资源分布广泛,底蕴深厚。这些遍布城乡、为数众多、各具特色的红色遗址和革命历史纪念场馆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教育后代不忘初心、不忘历史的重要载体。

如何挖掘和利用好盐池县红色教育资源?盐池县政协委员围绕红色教育资源的挖掘利用开展协商,提出真知灼见。

根据盐池县政协2020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从6月份开始,盐池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实地视察县内部分革命遗址遗迹,召开三次座谈会议,征求县内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听取了主管部门情况通报和政协委员发言,与专家学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沟通,就挖掘利用好盐池县红色教育资源的对策建议形成了共识。

盐池县是宁夏唯一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三个革命历史阶段的县。该县为保卫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支援边区经济建设、发展边区民主政治,付出了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县内保留了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全县现存包括苏维埃政府旧址、城市消费合作社旧址、元华工厂旧址、李塬畔革命遗址、高崾岘炮楼遗址、萌城战斗旧址等革命遗址20余处,共有革命文物藏品810件,其中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出142件。

调研组了解到,盐池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挥教育功能,依托文化旅游体育系列赛事活动,深入宣传盐池红色文化,创新举办“盐池革命人物”“小小讲解员”等比赛,开办“国学小讲师”培训班,探索打造“2+3”红色研学新模式,开展文创“盐池县运输队”,建设微型党课室等。利用革命烈士纪念馆、苏维埃纪念馆、毛泽民纪念馆、盐池解放广场和纪念碑、红军陵、李塬畔旧址等红色资源,争取红色旅游项目资金,修建完善游步道、停车场、客服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座谈会上,盐池县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相关部门负责人提问题、谈建议,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委员关注的热点。“对于现存的革命文物哪些需要维修保护、怎么维修保护,哪些需要恢复性修建、怎么修建,缺乏整体规划和具体方案。”政协委员马晓莺建议,聘请高水平专业规划机构,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全县红色教育资源保护和挖掘利用规划,分步、分阶段、逐年实施。

如何更好发挥教育功能?政协委员武万春表示,盐池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典型故事及其所承载的延安精神、老区精神等红色基因内涵提炼不够,红色文化作品不够丰富,关于红色题材的故事、图书、剧目等衍生性作品更少。建议丰富红色资源展示方式,改进各类纪念场馆布展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

“策划具有参与性、体验性的红色研学游项目,增强红色教育基地的参与性、体验性、教育性。开发网上纪念馆、博物馆,推动实体场馆向网上延伸,扩大盐池红色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政协委员宋彦梅建议。

“盐池县与全国其他红色景区相比,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建设等还有一定差距,没有形成完整的红色旅游区和清晰线路,配套要素不足,各景点交通、住宿、餐饮等短板明显。”政协委员周于智建议,要抓住国家关于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十四五”文旅规划编制机遇,按照红色园区、特色景区的建设理念和配套标准规划建设,把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革命旧址、著名战斗等纪念设施以微缩场景、雕塑、情境体验等不同形式进行规划布局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红色革命公园。

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政协委员饶文志建议要科学规划红色教育旅游线路,以红色教育推动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助推全域旅游和第三产业发展,使盐池成为宁夏乃至全国重要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重点区。

“进一步加大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对在职从事红色文化人才的业务培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红色文化爱好者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和保护、讲解,支持创作一批反映盐池革命历程和贡献的文史资料、专题片、剧目等,打造独具特色的盐池红色文化品牌。”李自仙委员说。

--> 2021-02-08 ——盐池县政协调研协商红色教育资源挖掘利用情况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9227.html 1 用好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