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宁夏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48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10.14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3.9%,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尽管如此,宁夏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宁夏农业产业现代化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弱项。
“经过前期多次调研,我发现产业发展质量不够优、产业融合程度不够深、要素支持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迫切需要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双循环发展。”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经济界别自治区政协委员魏爱群为加快推进宁夏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言献策。
“宁夏要继续强化农业产业基础地位,通过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魏爱群委员希望能从供给侧、需求侧两端有效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搞活农产品供需大循环。着力发展一批枸杞、肉牛和滩羊、奶产业、葡萄酒和绿色食品加工流通企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农产品价值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涉农增加值。鼓励和扶持反哺农业的二三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种苗的研发、农林牧渔专业服务、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形成农业行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循环发展的良好格局。
“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销售网络、农产品运输体系,以及打造农产品专业市场、农产品批发零仓储售企业以及农产品实体店等方式,线上线下打通区内、国内和国外销售市场,促进农产品消费,全面打开农产品消费循环新格局。”魏爱群委员说,还要加强农村网络、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外出专业人才回乡创业,为拉动农业内外循环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