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让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本报记者 邓 蕾

北纬38度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分布着全球知名的葡萄酒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恰好在这一黄金地带上。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屡获大奖,葡萄酒远销德国、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推进我区葡萄酒高质量发展再一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7万亩,年产葡萄酒1.3亿瓶,综合产值达260亿元,葡萄酒已成为我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蒋永忠委员说,虽然葡萄酒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比“葡萄酒之都”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

蒋永忠委员表示,目前我区葡萄种植增速较快,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水资源需求矛盾突出。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葡萄酒制造企业各自配备技术服务、销售团队、机械设备等,没有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联盟,整个产业配套的物流、包装、文化、旅游、贸易等延伸产业无法有序跟进,二三产业融合不顺畅。

针对这些制约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瓶颈”,蒋永忠委员建议建立葡萄酒行业大数据中心,通过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好数据入口和出口,关联政策、气象、病虫害等全要素信息,整合种植、生产、流通、质量等全过程数据,为全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鲜活真实数据,帮助产区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制定我区加强地理标志品牌管理和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方面的实施意见,加快“贺兰山东麓宁夏产区”品牌推广。创新营销模式,将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结合起来,构建多载体、多层次、多渠道营销网络体系。

蒋永忠委员认为,要组建自治区葡萄酒产业联盟,注册宁夏葡萄酒公用商标,开辟葡萄酒产业旅游专线,招商引进机械装备、酵母、酒瓶、酒标、酒塞、包装箱等加工企业,完善产业链。研究葡萄枝条生物质炭制备、皮渣速干、葡萄籽油加工、葡萄皮加工、葡萄籽超微粉及酒泥加工技术,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发展葡萄酒产业用地、种植、酿造、营销、销售、产业融合发展等各个环节提出未来5至10年的具体发展方向和目标。但当前距离实现目标还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其中之一就是葡萄酒企业土地无法全部顺利确权。”张华清委员将目光聚焦在发展葡萄酒产业用地上。他说,因葡萄为藤蔓植物,不属于林权范围,葡萄确权与现行法律有一定冲突,导致种植土地确权比例较低,也不能享受国家造林补助。

张华清委员建议,应针对酿酒葡萄种植所使用的林业用地、荒地等,尽快研究制定确权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确权工作。相关机构要在确权的事中、事后积极发挥作用,使得确权效用最大化。保险公司也要围绕葡萄酒产业研究开发配套的保险产品和方案,为葡萄酒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生产过剩时代,同时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低迷状况,市场消费也陷入低迷状态。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各酒庄企业普遍存在开工不足、销售不畅、库存增加现象。”今年,苟金明委员和马国庆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先行先试,建立宁夏葡萄酒(红酒)交易中心的提案”。提案中写到,目前,营销推广和销售渠道已经是制约宁夏葡萄酒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掣肘之一。

提案建议,借助现有“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等平台资源,建立宁夏葡萄酒(红酒)交易中心。可利用银川市等现成的城市酒窖和仓储设施,筛选宁夏顶级葡萄酒(红酒)进入交易指数系统,制定中国红酒交易指数,搭建葡萄酒(红酒)原浆交易平台。“建立宁夏葡萄酒(红酒)交易中心,是对葡萄酒现货市场、葡萄酒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补充和提升,是宁夏打造国际化的综合性葡萄酒贸易中心的重要手段和前端探索。还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优势互补,从而扩大宁夏葡萄酒的影响力,树立宁夏葡萄酒品牌。”苟金明委员说。

--> 2021-02-01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8966.html 1 让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