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建言资政、不断提高提案办理质量……1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自治区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凝聚起推动我区发展的强大合力。
自治区政协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广泛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机关干部投身疫情防控。组织委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号召委员捐款捐物,召开抗疫一线自治区政协委员座谈会,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交提案44件,反映社情民意1911条,为疫情防控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建言资政,并探索更加灵活、更为经常的协商方式,搭建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和“有事好商量”等新的协商平台。先后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健康宁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开展民主监督性协商,围绕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黄河流域生态改善、发挥民主协商在县域治理中的作用等开展专题协商。还围绕制定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召开常委会议,围绕提高居民收入、发展民宿经济、设立落叶景观道路等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有事好商量”协商。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941件,审查立案658件,立案率为69.93%。推广清单式提案管理,全年共提交清单式提案328件,实际交办155件,探索“清单式公开”,提案质量良好等次以上占提案总数的97.1%,办理质量满意率达95.1%,较前一年有明显提升。
自治区政协主动适应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趋势,探索开展网络议政。针对疫情对委员履职带来的影响,搭建视频会议平台,首次以“视频+网络”模式召开“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动员会,27个市县(区)政协、1095名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分别以视频和网络方式参加会议,各专委会和市县(区)政协利用视频会议平台召开会议158场次。充分利用政协“履职通APP”、微信工作群开展网络议政,先后就协商计划、“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等设置议题,共4万余人次网上讨论交流,收集发言1万余条。
在面向社会传播共识方面,自治区政协去年举办14期“委员大讲堂”,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组织港澳委员赴内地考察视察,引导在港委员在推行《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中主动发声,支持港澳委员为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发挥作用,动员港澳委员为宁港澳交流合作献计出力。
自治区政协还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设立25个界别委员工作室,探索建立5个委员会客室,2个专委会试点联系14个社会组织,在乡镇、街道成立79个三级政协委员联络小组,作为政协委员面向界别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影响带动界别群众凝聚共识的组织形式和基本渠道,推动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全区各族各界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