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宁夏京剧团当家武生——高韵笙(一)

宁夏政协移民资料征集三组

宁夏是个移民省区,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有志之士怀着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这里,用他们的青春和充满激情的创造力,为改变落后的旧宁夏、建设新宁夏贡献智慧、洒下汗水。

他们很多人在来宁夏时都是唱着充满激情的歌。“哪里需要哪里去,那里就是我的家。”在来宁夏时,共同的特点就是——打起背包就出发。

当年那些“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不再年轻,他们在宁夏扎根,有了第二代、第三代。流逝的岁月没有磨去他们当年的记忆。回望从前,他们用智慧和激情绘出的画卷十分壮美,也饱含了他们对宁夏这片土地的眷恋。今天,让我们静听支宁人高韵笙讲述他过去的故事。

高永麟(高韵笙),祖籍山西,1929年生于北京,京剧高派创始人高庆奎之幼子,生长在京剧世家对京剧的唱腔武打耳濡目染。高韵笙8岁随父学戏,先后在其父主演的《汾河湾》《三娘教子》《明未遗恨》《铁莲花》等戏中扮演娃娃生。10岁随父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戏,父亲高庆奎任教师,他在永字班学戏,攻武生。这所学校成立于1930年,当时在全国京剧界名气很大,创始人有京剧大师程砚秋、戏曲大师焦菊隐、教育大师金促荪等名师。两年后戏校停办,又转入“富连成”科班,师从王连平、茹富兰、刘喜义学戏。1948年参加东北军区政治部京剧团。1954年调军委总政京剧团。1955年随团集体转业成立中国京剧院四团,先后出访苏联、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埃及、苏丹、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印度、缅甸、阿富汗、黎巴嫩等国演出,并获得波兰“金十字”勋章、罗马尼亚银质勋章、捷克斯洛伐克“反坦克英雄”奖章。1958年随团调往宁夏。后因腿部受伤脱离舞台,相续在宁夏戏曲训练班、宁夏京剧团、宁夏艺术学校任教,并曾任宁夏京剧团艺委会主任、顾问。1985年离休。

在高韵笙家门前,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块光荣军人的牌子。高老曾经是位革命军人,两次参加过抗美援朝慰问演出。

高韵笙: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全部招收的是10岁到14岁的学员,学制八年,因种种原因,这所学校到1940年停办,尽管只存在了十年,但培养出了德、和、金、玉、永五科300多名学生。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为国内知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或各地京剧团的挑梁台柱。首任校长焦菊隐,是著名的戏剧家,话剧《茶馆》就是由他导演的。

因为父亲高庆奎当时在北平的京剧界已经名声很大,也受聘在该校任教,将已经有了一定京剧戏曲功底的高韵笙带入学校,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科班生,专攻武生,按学校排名规定,归入“永”字班,艺名高永麟。

高韵笙:这所学校两年后停办了,我们也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最后一届专科毕业生。在校学习的这两年为我以后或者说是一生的舞台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功底,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我对京剧艺术的更深理解和热爱,可惜学校两年后停办了。停办后我又转到了京剧大师富连成的科班里学戏,富连成科班在当时的北平影响也很大,京剧大师梅兰芳也在这个科班里进修过。这个科班与原来的学校有些不同,除了每天学戏练功外、还要兼学文化课,唱、念、做、打等舞台功底全部涉及,根据你的特长和条件,术有专攻的进行培养,那时候我练功很刻苦,武戏最为突出。我们有了很多登台演出机会,舞台上刀、枪、剑、戟、鞭样样全能,斤斗、旋子也漂亮,再加上念白字正腔园、嗓音如洪,富连成大师特别喜爱我,也给予我亲传,上了很多戏,名字也常常挂在戏牌上。

抗战后期,富连成科班解散,我又到了一个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民间剧团,飘荡在北平、天津地区和东三省,一来常常有演出不会荒废学来不易的舞台功底,二来也要过生活。

1984年底,高韵笙所在的剧团飘荡到了东北,当时解放战争胜负的大局已经明朗,东北战场解放大军如秋风扫落叶,先后解放了长春、锦州、沈阳等多个大城市,慰问胜利的部队官兵成为剧团演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一次慰问演出中,高韵笙这位富连成科班的当家武生被一位懂行的野战军大首长相中,直接入伍。由于对京剧艺术的独到理解和肯下功夫,不久就成为部队文工团武生头牌,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高韵笙:要说改变我人生经历的几次机会全是偶然,第一次偶然在1948年,在慰问东北野战军时被一位首长看中,这位首长对招兵的人说:“这个小伙子是富连成科班出来的当家武生,把他招进来,日后定是个名角。”

就这样,我成了东北军区政治部京剧团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军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一是有了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二是有了人生的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树立起了艺术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

(薛正昌 蔺银生 马君武 整理)

--> 2021-01-25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8715.html 1 宁夏京剧团当家武生——高韵笙(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