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邻居吵架,女子调解“小分队”上门调解,不仅化解了矛盾,还让原本吵架的邻居互相加上了微信。车棚内乱堆乱放,女子调解“小分队”认真排查,上门劝导,居民认识到乱堆杂物的危害,将杂物全部清理……提起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金家巷社区的女子调解“小分队”,那可是一支有名的队伍,小到邻里纠纷,大到老旧小区改造,女子调解“小分队”充分发挥女队员细腻有耐心的优势,用民主协商议事的方式化解了社区各类矛盾,为推进社区治理贡献了力量。
“自2013年女子调解‘小分队’成立以来,成功调解了大量拆迁、夫妻、婆媳、邻里纠纷等,其中没有一件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或民转刑案件,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女子调解‘小分队’成为化解辖区社会矛盾、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金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尹彩琴说。
盯紧烦心事 协商有“机制”
金家巷社区成立于2012年,社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辖区内失地农民多、拆迁安置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因此产生了很多矛盾纠纷,也增加了社区综合治理难度。为切实解决辖区旧城改造项目中的拆迁纠纷,金家巷社区于2013年正式成立了一支由青年女子志愿者组成的调解“小分队”。
“女子调解‘小分队’成立以后,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善于发现社区内消防安全隐患、公共设施损坏、违章违建、环境卫生等情况并及时上报。”尹彩琴说。女子调解“小分队”在巡查时发现,居民群众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如小区活动器材太少、小广告随意粘贴、垃圾没有及时清理等,这些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引发大矛盾,不仅影响邻里关系,还会影响社区和谐。于是大家决定,以民主议事的方式参与矛盾调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民情有人听、民意有人知,让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找出更为合适的解决办法,从而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居民矛盾。
在女子调解“小分队”的带动下,金家巷社区建立民主协商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民主协商会议,让居民畅所欲言,并充分结合女子调解“小分队”的上门走访,社区网格员的日常收集,详细了解居民遇到的问题。
“我们调解的大事小情都要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制度,对于已经调解的事情实行回头看,并及时向居民反馈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确保解决问题落在实处。”尹彩琴说。
强化服务性 协商有“温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自我意识的提升,社区日益成为各类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各种问题也随之突显。”尹彩琴介绍,近年来,金家巷社区坑洼的道路、杂乱的楼道、无序的环境、老化的基础设施、缺失的物业管理,这些问题都成为了老旧小区的顽疾,不仅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制约了小区发展的步伐。
社区管辖的安怡家园A区是典型的老旧安置小区,该小区建成于2005年,为农民拆迁安置区,居民对小区整治改造的诉求强烈,小区的综合治理刻不容缓。老旧小区的楼梯口、小区道路上、车棚内,随处丢弃的废旧自行车,严重影响社区环境,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女子调解“小分队”成员深入各个楼栋、单元,通过上门宣传、交流,引导大家一起商量,并时时督促,带动左邻右舍共同参与到废弃自行车置换活动中,成员协助社区回收废旧自行车百余量,使小区内的居民都能积极为城市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以前没想过这些问题还可以和同小区的邻居一起商量解决,女子调解‘小分队’来自普通居民,她们组织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这本身就非常有感染力。”安怡家园A区居民周中说,女子调解“小分队”带头组织大家开展协商议事,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让大家在平和有温度的氛围中商量解决问题,大大增加了社区其他居民参与议事的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居民的顾虑,是推进社区治理最好的突破点。
立足常态化
协商有“实效”
“基层民主协商做好了,就是一剂解疾愈伤的‘良药’,而这样的志愿‘小分队’,正是推进基层民主协商的一个有力抓手。”尹彩琴深知基层协商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女子调解“小分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民主协商议事解决了许多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增加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据介绍,在2013年老旧小区拆迁时,有钉子户带头鼓动拆迁户集体拒签拆迁协议,并用钢管、木棍等危险用具威胁拆迁办工作人员,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偿面积,带头人对拆迁办工作人员更是大打出手,言语粗鲁,并砸毁办公用品,情绪激动失控。女子调解“小分队”了解情况后,利用下班时间主动去当事人家面对面进行耐心劝说,并对其讲政策、讲法规,经过一次次的上门劝说、调解,大家终于化解了心结,最终向拆迁办工作人员道歉,按时签订拆迁协议。
去年,社区清理公共绿地上违规种菜养花甚至私搭乱建菜地时,居民们阻拦,还发生肢体冲突,经过女子调解“小分队”成员积极入户宣传和耐心讲解,最终决定进行花卉苗木置换。
记者了解到,在女子调解“小分队”的影响下,金家巷社区还积极探索开展各类刑事的民主协商活动,先后通过“吐槽大会”“开放空间”等庭院协商议事活动,有效满足了群众对公共事务、热点话题的参与,真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也进一步增强了协商议事实效,使之真正成为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