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飞) 1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我区文物部门结合本地实际,通过持续推进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等举措,扎实开展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各项工作,相关做法被国家文物局转发全国文物系统。
我区文物部门于2019年、2020年连续开展“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完善工作,逐步规范文物领域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审批流程规范化水平,并制定出台文件,重点加强对各类园区、开发区管理部门申请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的对口业务指导。全区5个市11个工业园区先后启动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依托各级各类博物馆,提高社会参与度,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加强博物馆运行管理,推出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展览,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全区博物馆紧密围绕黄河文化、宁夏地域文化,策划和推出精品展览60多个。依托长城、长征文物资源,修建长城旅游观光廊道70余公里,开发红色旅游景点10余个,积极打造红色旅游、长城休闲游等区域旅游品牌。向公众开放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数量和品质不断提升。
我区文物部门先后组织实施战国秦长城彭阳白岔村段等一批长城修缮保护工程和银川海宝塔加固修缮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积极开展革命文物普查,建立了全区革命文物名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