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近日,中央文明委正式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决定》,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中校区、西校区),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以德育人 以文化人
1月16日,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简称唐西校区)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有序测温、入校。“早上好,欢迎到校。”身披红色绶带的学生志愿者面带微笑迎接入校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使命光荣。唐西校区办公室主任张瑶介绍,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发并实施国防知识技能训练课程、生态文明考察课程、公益劳动课程等十余门德育课程。邀请专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老年人,将课堂所学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开展公交车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骑车遇老人减速等具体行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唐西校区各团支部还组织学生志愿者举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等牌匾深入校园周边社区内进行宣传,到爱心老年公寓看望孤寡老人。
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唐西校区教研室副主任马永辉认为,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适应新形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化取决于青年教师的高素质,学校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政教处主任杨帅印说:“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向上攀登的阶梯。老师马静虽然是刚入行不久的“新兵”,但她对学校给予的帮助心怀感恩。马静说:“在唐中这样好的平台下,年轻人就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教学研讨,我都会积极参加,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建议认真准备教学。”老师杨蕾回首4年唐中生活,从一个茫然无措的年轻教师逐步地成长为一个更有自信、更有方法、更会工作的老师。她认为,这个过程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所有的坎坷和境遇都有意义。杨蕾在其他老师的帮助鼓励下,不管是在带班经验方面还是专业成长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唐西校区执行校长杨晓梅介绍,学校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上级部门明确的“红线”规定,规范教学行为。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年终考核、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加强对“三名师”工作室和教研组活动管理,开展教学竞赛和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教研组内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培养新人。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举行各类教师技能大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面向五个校区全体教师搭建“八个平台”,以激活老年教师、激发中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激励每一名教师不断提升并实现自我价值。
2017年银川市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竞赛活动中,唐中分获初中组、高中组团体一等奖。自2014年以来,唐西校区在银川市直属学校(单位)目标责任考核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连续六年被银川市委和政府评为一等奖。
打造校园多元文化氛围
在唐西校区,晨有经典诵读声声入耳,午有悠扬丝竹绕梁三日。结合唐西校区实际,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引导汉风古韵社、古典乐器社、戏剧社、辩论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各校区定期举行校园小歌手、校园小乐手、校园舞蹈大赛、校园才艺展、校园书画摄影展、校园手工作品展、校园吉尼斯等社团展演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学校多举措增强师生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组织开展诗词大会、汉字书写大赛、“三语”大会、千人书法擂台赛、经典诵读大赛、课本剧比赛等活动。唐西校区根据学生兴趣以及师资优势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充分体验成长的快乐,共开设涵盖四大类43门特色选修课程。
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是一项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探究式科普活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此项活动已成为学校青少年科技活动系列中的特色品牌。闪光耀、王薇、马群三名老师,鼓励青少年学习和使用媒介技术,体验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促进科学影像类科普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技术应用,文化艺术创意和创新实践综合能力。
在校园内,师生共同创意开设的展板内容积极向上,版式新颖美观,主动占领校园舆论宣传阵地。围绕重大社会活动以展板、报刊栏等校园宣传栏,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园文化墙、校报、校刊等为主要阵地,学校紧密配合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