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冬日晨雾,洒向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的山丘民居。位于府西社区的“银丝爱心餐配送中心”内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洗菜、配菜、烹调……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在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配餐点里各自忙碌着。
随着日头升高,一道道可口的菜肴陆续出锅,香气四溢。9点55分,“银丝爱心餐”项目负责人钱建刚的手机闹铃准时响起,他立即与志愿者们最后核对送餐数量和路线。
据统计,新安江街道的15个村(社区)总人口达11.34万,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7%,有11个村(社区)老龄化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罗桐社区老龄化程度更是高达34.6%。
为应对村(社区)老龄化问题,2018年4月,建德市敬老助残协会正式启动“银丝爱心餐”项目,在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罗桐社区、沧滩社区、府西社区等5个社区结对服务生活困难的老人,为他们提供365天不间断的免费送餐上门服务。
“起初我们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排查,发现情况很不乐观。无人照料的空巢老人、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每户情况都不一样。除了物质上的需求,他们更缺乏精神上的陪伴。”钱建刚告诉记者,街道工作人员与志愿团队合作,每天送餐上门,实际上也是对老人进行定时探访。
“我们一般是2到3人一个小队,会习惯性早一点出发,可以留些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帮忙做些家务。”志愿者江庆铃说,“每个月我们还定期开展理发、家电维修等活动,希望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老人家看到我们来了,心里的感情是藏不住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能过得好,我们的付出和陪伴就很值得。”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如何做好为老、敬老、爱老服务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开办老年食堂、做好适老化改造……满足他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新安江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将开展偏远村落孤寡老人邻里相助、助餐配送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实现弱势老人政府托底服务的全覆盖。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经过专业培训后加入到关爱老年人的事业中。”
(新华社杭州1月18日电)